初夏,公主嶺市雙城堡鎮(zhèn)治山村的田野,一壟壟嫩綠的辣椒苗、茄子苗在陽光下舒展著新葉,猶如為黑土地鋪上一層綠色的地毯。
“看這辣椒苗長勢多好,再過兩個月就能掛果了。”治山村黨支部書記鄭世雙蹲在地頭,輕輕撥弄著翠綠的幼苗。
村民唐俊生正在自家辣椒地里忙碌。去年,他試種了五分地辣椒,收入近萬元,純利潤達到5000元。今年,他把種植面積擴大到一畝,雖然辣椒管理更精細、投入更大,但他信心十足。
走在村中,幾乎每家每戶的庭院里都種著各色蔬菜。鄭世雙介紹,去年全村庭院經(jīng)濟增收超過20萬元。
治山村1100余人、800多戶中,如今,蔬菜種植戶已從最初的幾戶發(fā)展到50多戶,種植面積達二十多公頃,品種也從單一的辣椒擴展到茄子、豆角、毛蔥等十余個品種,形成規(guī)模效應。
今年村里還種植了1.7公頃鮮食玉米,采用“兩茬輪作”模式。“這茬鮮食玉米是4月20日播種的,8月份上市后,再種植一茬香菜、白菜等秋菜,要讓土地發(fā)揮最大價值,今年全村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0公頃。”鄭世雙說。
在村文化廣場旁,一個新建的蔬菜交易市場即將投入使用。“以前賣菜要奔波30多公里到懷德鎮(zhèn),現(xiàn)在客商直接到村里收購。”鄭世雙介紹,這個免費的交易市場將為附近村民提供便利的銷售平臺。
更令人振奮的是,治山村的蔬菜已經(jīng)走向全國。除了公主嶺、長春、沈陽等周邊城市,最遠還賣到了廣州。線上銷售渠道也在不斷拓展,多家電商平臺已前來洽談合作。
在村委會,記者看到正在制定的蔬菜合作社章程。這個即將成立的合作社將通過微信群等現(xiàn)代通訊手段,實現(xiàn)技術共享、信息互通、市場共建。“七月份就要進入銷售旺季了,我們正在做最后的準備工作。”鄭世雙說。
夕陽西下,村民仍在田間忙碌。微風吹過,嫩綠的菜苗輕輕搖曳,勾勒出一幅產(chǎn)業(yè)興旺的鄉(xiāng)村振興畫卷。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侯春強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