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代黎黎)初夏時節,敦化市精神文明建設再傳捷報。5月23日,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公示名單揭曉,4家單位(村鎮)新晉榮譽榜單,連同復查保留的7項榮譽,累計斬獲11項精神文明建設殊榮,這是敦化市以文明城市建設為龍頭,統籌推進全域文明創建的生動見證。
2017年,敦化市首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今年是第三次折桂。這驕人的成績背后,得益于敦化市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整治、公共服務、市民文明素質提升等各項工作,通過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普及文明理念,弘揚文明新風,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建設,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城市文明提質的同時,鄉村文明建設同步繪就新圖景。全市各鄉鎮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質為目標,完成水沖廁所試點村2個,整村推進衛生廁所改造6021戶,1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覆蓋率達100%。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讓村民樹立文明節儉、健康科學的生活理念,如今全市已打造文明村鎮229個,其中有16個省級以上文明村鎮,5個躋身全國文明村鎮行列,形成城鄉文明共生共榮的創建格局,也為文明單位建設注入發展動能。
文明單位建設在城鄉文明的沃土中不斷拓展深化,積極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延伸。近年來,全市各部門單位以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行業新風為重點,加強內部管理,規范工作流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各級文明單位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文體活動、文明機關建設等系列活動350余場,志愿服務活動2600余場。文明單位的示范效應廣泛擴散,帶動著家庭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在文明建設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敦化市堅持以家庭文明促進社會文明,加強家庭家教家風主題宣傳教育,開展“家庭助廉信”“安全生產微家書”征集、親子詩會、主題誦讀、文藝展演、寒暑假兒童關愛服務等系列活動,分層分類開展“巾幗大學習、大宣講、大宣傳”,發布“紅石榴小小宣講員”傳播民族團結進步“好聲音”系列宣講40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縣)級以上最美家庭(文明家庭)77戶。
家庭文明建設的縱深推進,為文明校園創建厚植了社會土壤。敦化市以“立德樹人”為內核,構建起“課程浸潤+實踐養成”的育人體系。全市各中小學校每年舉辦科技節、經典誦讀等特色活動,參與學生累計超過3萬人次。現如今全市已有40所中小學校成為市(縣)級文明校園,其中全國文明校園1所。
從城市到鄉村,從單位到家庭校園,11項殊榮不僅是敦化文明建設的里程碑,更成為民生福祉的丈量尺。當下,敦化市站在新的起點上,正以文明為炬照亮發展新程。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