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館,坐落于吉林市老商業街——河南街,是一家有著近四百年歷史的老字號。自1627年以來,它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江城人,承載著江城人獨有的甜蜜記憶。而在這甜蜜記憶的背后,是匠心精神與老味道的傳承。
步入福源館,糕點的香甜味撲面而來。店內陳列著上百種糕點,如酥脆金黃的江米條、綿密清甜的綠豆糕、甜香酥軟的牛舌餅等,各類精致的糕點整齊地擺放在玻璃柜內,讓顧客目不暇接,難以取舍。
單說備受青睞的綠豆糕,它用料考究,做法精細,傳承著典型的北派做法,48歲的張鳳英師傅便是這門手藝的堅守者。張師傅說,他做綠豆糕已經15年了,始終遵循古法:“豆子送來要先挑選,然后將挑好的綠豆放鍋里蒸熟,曬干后再去皮磨粉,磨好的綠豆面再以糖調和,放到模具里蒸熟,一鍋熱氣騰騰的綠豆糕就做好了。”
“食材好,味道才能好。不要小瞧一塊糕點,背后的流程可不少呢。”張師傅滿臉驕傲。福源館的綠豆糕香甜軟糯,質地松散,入水即化,豆香濃郁,是解暑佳品,到夏季每天都供不應求。“我會在這里一直做下去,將老味道傳承下去,繼續為江城人民做美味的綠豆糕。”
“京八件”原是明清宮廷糕點,由宮廷御膳房所創,后來傳入民間,成為福源館的鎮店之寶。“京八件”的工藝手法非常講究,以棗泥、豆沙玫瑰、白糖做餡料,用油、水和面做皮包餡,經過調制酥皮面團,醒發、包酥、包餡、成型、烘烤、冷卻等環環相扣的一系列工序,宛如藝術品的“京八件”新鮮出爐。
制作“京八件”的徐雪蓮師傅說,“京八件”是最復雜也最考驗功力的。她小時候就對面點情有獨鐘,為學這門手藝,她曾苦練3年,才讓每一塊糕點形色俱佳。如今,她手中的“京八件”不僅外形精致如藝術品,更以穩定的品質,詮釋著福源館的百年技藝。酥軟的口感、香甜的味道及精致的品相都是福源館糕點制作技藝的最佳例證,也充分地代表了福源館的技藝傳承。
傳承經典的同時,福源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產品。到目前為止,其產品涵蓋中式糕點、肉灌制品等九大類近千個品種,擁有“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十佳餅店”“中國名餅”“中國名點”“中國特色糕點”“中國百家著名糕點廠”“中國質量信得過放心健康食品”“吉林省消費者協會信譽品牌”等百項國家、省、市級殊榮。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李婷 丁美佳 實習生 呂可鑫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