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视频_久久精品亚洲一区_日本久久一区二区_成年国产_最新亚洲精品_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翠花特稿|老王和他的農民朋友

  更新時間:2025-06-27 20:47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做了十多年的農業記者,一直關注大米產業。不知道是從哪一天開始,我在抖音平臺搜索“大米”時,“老王和他的農民朋友”總是第一個跳出來。關注它的“小黃車”發現:“呦,了不得!銷售量達到了24萬單?!?/p>

我迫不及待地訂了一張去往延吉的火車票,準備去看看這個被我“遺漏”的邊境小村——馬牌村。當然,這沖動不是因為“老王”,而是作為一名農業記者,我迫切地想知道,這位“老王”,作為電商的代表,他真能推動一個村子的變化和進步嗎?

(一)苛刻的“老王”

馬牌村隸屬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月晴鎮,素有 “中國朝鮮族農耕文化第一村” 的美譽。

文化浸潤下的馬牌村 圖們市旅游局提供

正值六月,稻田如翠綠的地毯從腳邊一直鋪陳到天邊。

“老王”和他的農民朋友們正在向水田里放水,以實現深水保溫,抵抗并預防突如其來的低溫天氣。

“老王”是個細心人,他每走過一處稻田,都用測量工具測一下水深是否達到了10-15厘米,看看植株體內幼穗的生長點是否已經淹沒在水中,被溫暖的水保護起來。

“老王”整天在田里走來走去,長長的測量工具一頭已經被泥巴糊住了。農民們常笑話“老王”迂腐,唯書本是從,因為對于這些種地的“老把式”來說,眼睛就是一把尺子,根本不需要整天拎個尺子比比劃劃。

“老王”從來不會因為這些嘲笑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他知道,只要那把尺子總是在田里插來插去,農民們的眼睛就會更準確。誰也不敢有一絲懈怠。在“老王”的認知里,好吃的大米,健康的大米,絕不是加工出來的,而是踏踏實實種出來的?!袄贤酢毕嘈牛瑳]有日復日、年復年的嚴苛管理,任憑誰也做不出最好的大米。

就這樣“老王”家的農民一年四季都很忙碌,大家頂著一頂寫著“馬牌”字樣的草帽在田間行走,像一群移動的稻草人。

“老王”的水稻田 李娜攝

“老王”名叫王石,是個半路轉行的“農民”。每年春種之前,他都會帶著幾個“老把式”尋訪科研單位和其他地區種得好的地塊,綜合自己地塊的各種因素,不斷調整水稻田有機肥的施用?!袄贤酢笨傉f:“這就和養孩子一樣,在他長身體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最好的食物,最安全的食物,最充足的食物及時提供給他?!?/p>

經過幾年的研究和摸索,“老王”和農民們研究出來一套非常實用和科學的有機種稻方式。

每年秋收之前,附近十里八村的農民都來“老王”這里參觀,學習他的有機種植方式。

奇怪的是,即使“老王”毫無保留地把所有技術和經驗都教給了那些農民,每年,他們生產出來的水稻在經過物理試驗,化驗,人工盲評幾道對比大關之后,在口感上還是與“老王”的地塊相差很多。

去年剛來“老王”家幫忙的“看水員”劉剛在一次閑聊時這樣說:“老王”給我的技術和經驗一點都不差,確實是毫無保留,但是,我還是沒有種出他這樣的大米,所以,我來當“看水員”除了掙錢,更多的是想知道“老王”種田,是不是有秘方。這兩年我發現,我們種不出“老王”家的米,和土地、水有很大關系,“老王”家的土地,養了太多年了,已經養肥了,他家的水,在河流上游,是長白山天池水源,這也是優勢,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而是‘老王’種地太精細了,這種精細程度,是很少有人做到的?!?/p>

“老王”的稻田畫 李娜攝

(二)有故事的“馬牌”

“老王”借助“抖音”讓馬牌村的大米火了,馬牌村的大米又讓馬牌村旅游火了。馬牌村的旅游又讓他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曉。

馬牌村坐落于最美國道G331吉林段,是G331國道上216個邊境村之一。

除了自然邊境風光之美,馬牌村“二十四塊石”遺址也十分受人關注。“二十四塊石”遺址坐落在圖們市月晴鎮馬牌村三隊。遺址東西長10余米,南北寬約7.5米。礎石原位是:東西并列三排,每排縱向排列8塊礎石。礎石為不規則的五邊長柱形,石高90厘米,最大直徑65厘米,最寬石面為90×45厘米。

馬牌村“二十四塊石”圖們市旅游局提供

據專家考證,“二十四塊石”始建于渤海國時期,繼續沿用于遼金時期。與敦化市郊、海青房、官地屯,腰甸子等處的渤?!岸膲K石”遺址基本一樣。

歷史文物專家對“二十四塊石”的用途進行了考證,目前有三種解釋:第一種是渤海王室的紀念性建筑物;第二種是驛站建筑;第三種是死于外地的渤海王族,其靈柩歸葬于王室墓地時,沿途不得著地,所以才有二十四塊石設施,以備臨時停放靈柩之用。

馬牌村“二十四塊石”圖們市旅游局提供

悠久的歷史,讓“馬牌”有了文化厚重之感,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讓更多游客對這個小小的村子生出了敬意。

陳曾吉的故事,在馬牌村家喻戶曉,早已成為馬牌村的精神被一代一代傳承著。

1930年,陳曾吉出生在吉林省延邊州。陳家孩子多,家里很窮,衣食不周。年少的陳曾吉長得英俊,又很仁義,處處讓著比自己小的伙伴,也特別喜歡幫助別人,村里人都很喜歡他。1947年,時年17歲的陳曾吉離開家鄉參軍入伍,直至1947年,陳曾吉從前線寄回最后一封家信后,便再也沒有了消息。家人后來只聽說,他作戰很勇敢,參加過解放戰爭很多大的戰役,一直打到了海南島。

不幸的是,就在1955年的一個夜晚,同樣作為志愿軍戰士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陳曾吉的五叔,因為負傷回國療養,他第一時間把一張陳曾吉和戰友的合照送回了老家,與照片一起送到的,還有他早已犧牲在朝鮮戰場的消息。

當時,陳曾吉是偵察排的一個班長,在一次偵察中深入敵軍控制區遭遇埋伏,整個小隊全部犧牲,無一生還。跟著后續部隊前進的五叔,在死人堆里看到了陳曾吉的尸體,悲痛地把他和其他戰友就地掩埋了。為了將來能有機會帶這些烈士的尸骨回家,五叔還把陳曾吉的軍裝和印章同時埋在了他的身邊。

翻拍陳曾吉烈士生前照片 圖們市宣傳部提供

印章 圖們市宣傳部提供圖片

踏著哥哥的足跡,陳家余下三兄弟先后要求參軍入伍,因為要留下一個兒子照顧年邁的父母,最后只有陳虎山和陳虎吉如愿參軍。從此,完成兄弟心愿,找回兄弟尸骸成為陳家人最大的心愿。

既是兄弟,也是戰友。陳虎山、陳虎吉追隨著陳曾吉的腳步,踏上了朝鮮戰場。遺憾的是,直到他們跟著入朝作戰的志愿軍撤離時,也沒找到掩埋陳曾吉的地方,更沒找到那枚印章。

戰爭是殘酷的,陳家父輩、子輩一共7人趕赴了朝鮮戰場,6人都犧牲在戰場上。

雖然兒子們永遠無法再回到自己的身邊,但陳曾吉的母親仍然盼望著兒子的尸骸可以歸于故土。這樣的心愿陳家人足足等了70年。陳曾吉的母親臨終唯一的囑托便是將自己火化時,一定要找延邊州煙囪最高的火葬場,因為這樣,她化作一縷輕煙時,才能走得更高看得更遠,能找到她丟失在朝鮮戰場的兒子。

翻拍陳曾吉烈士證明書 圖們市宣傳部提供

2014年3月,第一批載有437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的飛機降落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已經定居在鄭州的陳虎山從新聞上聽說了烈士歸國的消息,心里“咯噔”了一下。

事實上,陳曾吉烈士的遺骸就入殮在編號“022”的棺槨中,但由于信息不全,遺骸的身份一時間難以辨認。

直至2019年清明節前夕,有關部門才從連續六批歸國的數百位烈士遺骸、上千件烈士遺物中,找出24枚刻有個人名字的印章,并發動社會力量為魂歸故里的烈士們尋親。

幸運的是,陳曾吉的印章就在其中。隨著印章一同出現的,還有這樣一條烈士線索:陳曾吉,男,吉林延吉人,1930年5月出生,1950年犧牲,生前部隊不詳。

為了更準確地確認烈士身份,當年8月,在鄭州市金水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陪同下,陳虎山和兒子陳美善在鄭州做了DNA信息采集。經確認22號棺槨里的遺骸和他們存在生物學親緣關系。

2019年9月29日,陳美善陪著父親來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與其他5位烈士的遺屬,在社會各界代表的共同見證下參加了認親儀式。在刻有19萬抗美援朝烈士姓名的英名墻上,80歲的陳虎山終于找到了陳曾吉的名字。

相別七十載,兄弟二人終于有機會以這種方式“再見”。身著志愿軍軍裝的陳虎山挺起胸膛,向著英名墻立正敬禮,將一束花擺在墻下。

除了鮮花,陳虎山還特意帶了一個綢緞包裹,里面包的是那張陳曾吉留給家人的唯一相片。

2019年9月29日,陳曾吉烈士弟弟家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英名墻上尋找陳曾吉名字 圖們市宣傳部提供

時隔一年,2020年7月1日,陳虎山在兒子的陪同下,再次來到烈士陵園與兄長見面,回家兩個月后,陳虎山去世。

陳家七口保家衛國的故事和精神,一直在馬牌村村民間流傳,其精神也一直鼓舞馬牌村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就在馬牌村的老屋里,烈士陳曾吉的照片一直掛在墻上,幾十年來一塵不染。那張木框的黑白照片上,年輕的戰士眼神堅定。

山水間的最美邊境村,水稻田里的農耕文化,二十四塊石的滄海桑田,陳家老屋里的愛國情懷……

有故事的“馬牌”,面臨著再次升級和完善,2023年,圖們市月晴鎮馬牌村以延邊州城市旅游轉型為背景,依托G331國道精品旅游路線,結合沿圖們江旅游觀光帶的總體思路,申請了2023年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50萬元及扶持壯大村集體資金30.15萬元,打造了圖們市月晴鎮馬牌村民宿項目。村里對4所老舊閑置房屋及一間燒烤店進行改造升級。村子里的朝鮮族風格更為凸顯。馬牌村也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列。

(三)神奇的“北鋪”

馬牌村的大米是從2017年醞釀改變的。那是“老王”來村里的第一年。

“老王”成年后一直在外地創業,結婚生子很晚。自從有了孩子之后,“老王”開始為入口的食品安全和質量憂慮。在考察了多年以后,“老王”權衡利弊和朋友們一起創辦了一家專門尋找和銷售農產品電商公司——吉林省北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企業?”

“我們要種出什么樣的東西?”

“我們要過什么樣的人生?”

“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人?”

在經歷種種思考后,這群“70后”“80后”的創業從小切口,從人人關注,家家需要的大米開始。

他們先是考察土地,然后尋找水源,再然后了解栽培技術,摸爬滾打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老王”在尋找土地的過程中,實現了人生最大的蛻變。

帶農民們種稻,幫他們賣米。

2017年,“老王”正式入駐馬牌村,在馬牌村原有的有機大米基礎上擴大有機基地的種植面積,從2000畝一直擴展到現在的8000畝。

大米種得好,更要賣得好。

年輕人利用他們對互聯網的熟悉,開始把銷售力量向互聯網轉移。他們先是通過今日頭條的平臺免費送大米,以好的口感體驗,換取馬牌村大米的口碑。小伙子們每天在網上送出3000多件大米,每日廣告曝光率達到30余萬次,月傳播量1000余萬人次。再后來,他們通過先免費品嘗后購買的形式匯聚一批長期食用馬牌村大米的會員客戶。

8年里,“老王”和他的“北鋪”團隊,又連續開通抖音、快手、視頻號等視頻平臺賬號,通過好米一斤一斤賣的形式推廣馬牌村大米,一天實現成交5000-10000單。

好米要一斤一斤賣,為什么呢?

這背后是互聯網營銷的邏輯,更是對人心的熟知。

對于消費者來說,一次購買一斤米,失敗成本很低,網友們愿意嘗試。就像“老王”說的那樣,馬牌村的大米敢讓大家嘗,只要你嘗了,就是回頭客。所以,賣一斤大米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讓你交費試吃。 就這樣,馬牌村大米一次又一次榮登抖音爆品榜好評榜第一名。

當然,關于為什么馬牌村的大米要一斤一斤賣?北鋪農業曾經出了“官方”回答:主要是馬牌村大米有限,除去會員前期多年訂購的需要保留,剩下的才能拿出去推廣,也有客商想要幾十噸上百噸采購但是基本都拒絕了,因為如果像傳統的模式直接批發賣掉,雖然可以賺到短期的利潤,但馬牌村大米就無法得到持續的推廣,如果基地沒有持續的增長,會員也沒有持續的增多,那么,“北鋪”布局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農業也將會很難實現,馬牌村這個邊境村的優質綠色農業更得不到全國的重視,所以一斤一斤賣的兩層意義,一個是讓更多人體驗到馬牌村的好米,另一方面就是得到更大的曝光量。目前,馬牌村大米每天可產生5000-10000單的銷量,每天有近100余萬次被展示的機會。

當然,銷量大增的同時,“老王”和他的“北鋪”還有更為遠大的夢想,他們希望馬牌村能成為全國人民都有認知并喜歡的品牌名村。

“老王”與吉林大學合作的“5T” 智慧生態農場 北鋪農業提供

秒單 不僅是為了好大米更為了支持邊境村 北鋪農業提供

入夏后,“老王”邊種地,邊和村里聯合搞直播,一天時間,輕輕松松就能銷售1000多單,網友們對邊境村充滿了好奇,也充滿了敬意,關注度十分之高,他們除了喜歡馬牌大米之外,更希望能為邊境村的發展出一份力。

小小的馬牌村,注入了年輕的思想,又注入了科技的力量,正漸漸走向全國人民的視線,“老王”和“北鋪”的夢想,也和這個小小的、美美的邊境村漸漸融合,形成了一個共同的、新的、更美的夢想。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孫翠翠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


編輯:馬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在线视频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一区二 | 精品久久国产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传媒 | 日p视频免费看 | 久久在线视频 |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婷婷91 | 伊人免费视频二 | 亚洲国内精品 | 在线播放亚洲 | 日本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香蕉 | 日韩国产在线 | 91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日批免费观看视频 |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在线电影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欧美∨a|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午夜资源| 免费在线看a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日韩精品 | 狠狠操夜夜操天天操 | 91九色在线| 米奇狠狠狠狠8877 | 青青草久草 | 可以看黄的视频 |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18 | 亚洲免费成人av | www亚洲精品|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