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最富有朝氣的力量,是偉大事業(yè)不斷賡續(xù)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曾勉勵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一堂堂“大思政課”,就是最好的踐行。6月25日,2025“青春華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河南農業(yè)大學啟動。
“大思政課”該怎么上,這是我們最為關切的問題之一。此次活動緊扣時代脈搏,通過黃河文化研學、紅色基因解碼、鄉(xiāng)村振興實踐等沉浸式體驗,引領青年一代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彰顯青春力量,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它是河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動實踐,也是推進“大思政課”上網絡、進平臺的重要舉措。在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和大別山精神以及肖思遠、張偉等青年榜樣的相互輝映下,年輕人能夠近距離地觸摸到一個可敬、可親、可愛的中原大地。
不是讓人記住多少理論條文,而是激發(fā)內在的精神動力,這是“大思政課”的要義。基于此,活動沒有停留在簡單的精神頌揚,而是通過與青年的互動參與,構建了一個精神傳承的實踐場域。當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榮方老師探討“青年如何有情懷、有行動、更有力量”時,這個問題本身已經將思想引領轉化為行動期待。活動還通過《紅色基因代代傳》的家族敘事、跪母救人英雄張偉的個體故事,完成了從歷史記憶到現實感召的升華。這樣的“大思政課”,也將激發(fā)更多青年去爭當“強國有我”的“行動者”。
“引導青年從‘感動者’升華為‘行動者’”——這場“青春華章”活動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清晰定義了思政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在鄉(xiāng)村振興、文化傳承、科技創(chuàng)新等國家戰(zhàn)略中,青年不僅是受教育者,更是參與者和創(chuàng)造者。河南農業(yè)大學突出農科優(yōu)勢打造網絡育人品牌、中歐班列上的青春故事展現開放動能,這些在活動現場展示的案例都表明,好的思政教育必須與社會大課堂同頻共振。當青年學子看到自己的學習、成長與國家發(fā)展緊密相連,思政教育就實現了從認知到認同、從情感到行動的完整閉環(huán)。
“行動者”是需要真才實學的,這就需要把思政教育的“供給側”與青年認知的“需求側”進行精準對接。此次活動的啟動儀式就創(chuàng)新引入河南元素的AI人工智能“豫豫”作為青春向導,與青年大學生組成的“青年先鋒”深度互動,串聯起“信仰如炬”“中原華章”“豫你有夢”“E路同行”四大核心篇章。從單向灌輸到彼此對話,從嚴肅說教到情感共鳴,從實體課堂到虛實共生,本次活動再次彰顯著思想政治教育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范式轉換。這樣一堂“大思政課”,也將激勵更多年輕人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奮力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
原標題:【青春華章·豫你同行】講好“大思政課”,從“感動者”升華為“行動者”
來源: 中國青年網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