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2日電 題:上合組織魅力在于“共創氛圍”
——專訪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拉希德·阿利莫夫
中新社記者 王肅寧
日前,72歲的拉希德·阿利莫夫專程到北京,出席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并獲頒第二屆蘭花獎杰出成就獎。
2025年7月10日,阿利莫夫(左二)獲蘭花獎杰出成就獎。中國外文局蘭花獎秘書處供圖
2005年至2018年,阿利莫夫相繼出任塔吉克斯坦駐華大使和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13年間,他南來北往,穿行東西,直接參與和推動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國家發展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推動上合組織首次擴員。
近日,阿利莫夫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表示,上合組織魅力的秘訣,在于其營造了一種“共創氛圍”,每個伙伴的聲音都能被傾聽和重視。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在華工作期間正是中國高速發展的階段。您怎么看這些年中國的發展變化?
阿利莫夫:我非常榮幸有機會見證中國人民生活的巨大轉變。中國在經濟、減貧、基建、科研、航天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國的減貧成就,8億人因此擺脫了貧困——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減貧案例。
在中國生活和工作期間,我有幸走遍了幾乎所有省份:從新疆到黑龍江,從內蒙古到西藏,從四川到甘肅。有些地方我甚至多次到訪,這讓我有機會目睹中國的發展。曾經交通不便的地方如今有了高鐵、橋梁及現代化的高速公路。這不僅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舒適便捷,也為經濟和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顯然,如果沒有對教育和科研的大量投入,中國很難在電子制造、電信、新能源等多個技術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成功屬于那些相信成功的人。中國為世界樹立了如何建設真正綠色經濟的榜樣——不是通過宣言,而是通過系統性、務實的舉措。我認為,另一個重要點是,中國的發展為全球經濟增長拓展了機遇,尤其對整個全球南方國家和中亞地區來說,更是如此。
2021年7月5日,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簡稱“上合示范區”)前往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的首班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快線”發出,從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啟程。中新社記者 胡耀杰 攝
中新社記者:您怎么看待近年來中國和中亞地區的關系?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層面帶給中亞地區哪些改變?
阿利莫夫:近年來,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顯著增強。中國已成為該地區國家重要的、關鍵的經濟伙伴。
今年,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通過的阿斯塔納宣言,客觀評估了中國和中亞五國關系的現狀與前景。
我想強調這份宣言中的三個要點,它們全面概括了這些關系的特征。第一,中國同中亞五國保持富有成效的全方位合作,符合六國和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六國決心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第三,以“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為基本內容的“中國—中亞精神”,正在形成。更重要的是,中國與中亞國家正致力于全面發展和豐富這一精神,這無疑將加強雙方友誼和互利合作。
過去十余年,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交通顯著改善。如果說中亞地區此前缺乏出??冢敲吹靡嬗凇耙粠б宦贰背h,該地區如今已擁有國際運輸路線和全球貿易通道。公路和橋梁在險峻的群山間拔地而起,鐵路在遼闊的草原上鋪設通達。
隨著卡車車隊和鐵路集裝箱的運輸,先進的科學理念、未來技術及中國豐富的文化也來到中亞。鄰國人民更加親近,交流更加頻繁,互助發展,最終構建起命運共同體。
中新社記者:您曾推動實現上合組織的首次擴員。近年來,為什么不斷有國家成為該組織的成員?其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對世界意味著什么?
阿利莫夫:上合組織名稱中的關鍵詞是“合作”,體現了該組織的本質:它是一個內部強大、開放、隨時準備與所有認同其原則的國家合作的伙伴關系組織。
上合組織連接著廣闊的地緣政治空間,其范圍超出了歐亞大陸。25年來,上合組織“大家庭”已發展到26個國家,不僅在地域上擴展,在內容上也不斷拓展:其活動如今幾乎涵蓋了所有合作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發生何種變化,上合組織始終不可動搖。成員之間沒有大小之分,沒有上下級之分,所有決策均通過建設性、友好的對話做出,不受成員國關系、文化差異或宗教信仰的影響。
上合組織魅力的秘訣并非在于其包括了全球性大國和經濟強國,而在于其營造了一種共創氛圍,每個伙伴的聲音都能被傾聽和重視。
上合組織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影響力因素。聯合國大會關于聯合國與上合組織合作的決議便是明證,決議強調了該組織在促進區域合作、加強睦鄰友好關系和建立互信方面的建設性作用。
當地時間2025年6月16日,哈薩克斯坦“中國旅游年”開幕式在位于阿斯塔納的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舉行。圖為手工藝者在非遺體驗活動中演示緙絲、臺繡等傳統技藝。 中新社記者 單璐 攝
中新社記者:當前全球局勢復雜多變,在應對全球貿易體系深刻變化方面,上合組織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阿利莫夫:上合組織是少數積極通過聯合國平臺推進其倡議、服務全球的跨區域組織之一。
上合組織國家共同反對保護主義、單邊制裁及違反國際法、對第三國造成負面影響的貿易限制。
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和落實《上合組織至2030年經濟發展戰略》的共同努力正在取得切實成果。未來幾年,上合組織在全球經濟復蘇中的作用將有增無減,這是顯而易見的。
在此背景下,加強和擴大經濟合作,為上合組織廣闊區域內經貿合作創造良好條件,將是成員國對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2018年11月7日,拉希德·阿利莫夫(左一)作為時任上合組織秘書長,來到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中華古民居博覽園參觀考察。圖為拉希德·阿利莫夫在細細傾聽來自敲打老木頭的聲音。中新社發 鐘欣 攝
中新社記者:2025年,中國在擔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期間,在旅游業、媒體合作、文化遺產、青年交流等領域開展特色活動。人文交流如何促進上合組織各國之間相互理解、信任并保持持久關系?
阿利莫夫:中國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向合作伙伴提出了一項內容豐富的計劃,包括旨在加強文化和人文領域合作的近百場活動。中國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可以為合作伙伴提供諸多幫助。
青島市被宣布為“2024—2025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為釋放本地區旅游潛力、進一步加強文化合作作出特殊貢獻。
我想提醒大家,2018年,青島主辦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上合組織峰會。毫無疑問,即將在天津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將開啟上合組織的新篇章,造福上合組織所有國家和人民。(完)
受訪者簡介:
中國外文局蘭花獎秘書處供圖
拉希德·阿利莫夫,曾任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總統國事顧問、外交部長、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常駐上合組織秘書處代表。2016年至2018年,阿利莫夫擔任上合組織秘書長。 他曾出版《跨越帕米爾的友誼》圖書和《輝煌的歷程》畫冊等18本著作,介紹中塔友誼和上合組織成立15年來的巨大成就。曾在內地和香港媒體開設專欄,介紹中國文化和中國中亞關系。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初審:梁拓元
復審:胡健華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