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鎮賚縣萬畝小冰麥開鐮收割。圖為收割機正在南崗子村麥田中作業。 王凱 攝
7月12日,鎮賚縣萬畝小冰麥開鐮收割。在鎮賚鎮南崗子村,收割機在翻滾的麥浪中穿梭,持續吐出飽滿的麥粒,機械化大幅提升收割效率。
“你看這麥子,顏色正、顆粒飽滿!”金彥家庭農場負責人劉海成捧起新收的小冰麥,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目前,新收的小冰麥正從田間陸續運往倉儲點,等待進入加工環節。“南崗子”牌小冰麥面粉,憑借過硬的品質,早已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南崗子村種植了3200畝小冰麥,是全縣小冰麥“產量提升工程示范區”。當地通過智慧農業管理平臺實現科學調度,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養分精準供給。
“從品種適應性優化到標準化種植規范推廣,再到全流程質量把控,科技為品質筑牢根基,品牌為產業注入持久動能。”南崗子村書記徐成凱說。越來越多的農戶通過學習科技種植技術,讓小冰麥畝產穩步提升。
今年,全縣萬畝小冰麥預計可產麥粒2700噸,待后續加工后,產值可達1890萬元。全縣麥收工作將于7月20日結束,收獲后的地塊將復種大豆、白菜等作物,通過輪作模式提升土地效益。
作為吉林省特有的地方性品種,小冰麥在鎮賚縣有著深厚的種植根基。自1999年從吉林省農科院引進33號小冰麥品種以來,經過20多年的本地化培育與探索,這一品種已在鎮賚大地上深深扎根,形成了穩定的種植體系。
小冰麥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及鈣、鐵、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口感筋道、食味佳,深受消費者青睞。依托這一優勢,其產品在白城、長春、北京、天津等地口碑相傳,成為鎮賚農業的一張亮眼名片。如今,小冰麥不僅鼓了村民腰包,更勾勒出科技興農、產業富民的鄉村振興圖景。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王凱 吉林日報記者張磊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