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長春奧林匹克公園體育館內燈火璀璨,隨著全場青少年一起放飛手中的紙飛機,2025年“奔跑吧·少年”全國青少年陽光體育大會在34個代表團2000余名青少年運動員的掌聲與歡呼中圓滿落幕。
這場以“淡化名次、突出趣味”為核心理念的青春盛會,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們在運動中揮灑汗水、收獲友誼,以“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臉上有笑”的姿態,書寫了新時代青少年體育的生動篇章。
創新賽制:讓運動回歸快樂本源
大會以“淡化名次、獎牌,突出趣味性”為導向,充分考慮青少年和家長的需求及建議,改革創新體驗項目設置。如新增集體操等青少年廣泛參與、普及度高的項目,以太極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武術體育項目;提升田徑項目比重,引導學校俱樂部加強對基礎大項的重視。
小學組聚焦田徑、壘球、輪滑、跳繩四項基礎運動,培養協調性與團隊意識;初中組增設攀巖、啦啦操、武術等項目,強化挑戰性與表現力;混合組創新融合足球、籃球、現代五項障礙跑等7項,打破年齡界限,以集體協作激發凝聚力。
在長春世界雕塑園,96名少年冒雨完成現代五項障礙跑,泥濘中的歡笑成為他們心中比金牌更閃亮的記憶;摩天活力城商圈的跳繩賽場,親子家庭與市民的圍觀助威,讓體育真正“進商圈、近生活”。不少代表團的小運動員表示,沒有排名壓力,我們更敢放手拼搏。
紅色基因與體育精神的深度融合
大會巧妙將競技場延伸至育人課堂。八一建軍節當日,武大靖、周洋等奧運冠軍帶領青少年走進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武大靖動情講述:“英雄用生命換來和平,我們當以拼搏回報祖國!”少先隊員孫藝宸在日記中寫道:“紀念碑下的誓言,讓我懂了何為‘少年強則國強’。”
吉林省孤兒學校的公益捐贈活動中,運動員們送去體育器材,更以自身成長故事激勵孩子們“以運動強心智”;長春市動植物公園的西游記主題項目觀摩,來自祖國各地的代表團成員穿梭在古老傳說與現實運動的激情碰撞中,成為“流動的文化課堂”;夜訪長春新民大街,為少年們的體育之旅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色。
“體育+”實踐:城市資源賦能青春盛會
本次大會充分發揮“體育+”的綜合效應,積極落實體育賽事“三進”要求。部分體驗項目安排在長春世界雕塑園、摩天活力城、長春際華園體育公園等深受青少年喜愛且人流量較大的場所舉辦,讓廣大青少年和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濃厚的運動氛圍,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這不僅促進了文體旅商的深度融合,還提升帶動了青少年體育活動的綜合效益,進一步擦亮了陽光體育大會的品牌影響力。陽光集市集結吉林非遺技藝,深受孩子們喜愛。18項吉林非遺項目、11家老字號品牌與5大趣味游戲區會聚于此,為來自全國的小運動員打造了一個充滿吉林風情的文化交流天地。
吉林代表團收獲頗豐
我省代表團的運動員在賽場上不懼挑戰,拼搏進取,在諸多項目上均有收獲,展現了我省青少年的青春姿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武術體驗項目中,我省代表團分獲武術集體展演一等獎、太極拳展演一等獎。在跳繩項目中,我省小將趙一桐發揮出色,收獲小學女子組30秒單搖跳和3分鐘單搖跳兩項一等獎。現代五項體驗項目中,來自長春新區吉大尚德學校的初中生孫嘉駿收獲了男子個人一等獎;在女子個人賽中,我省運動員李佳芮和劉奕諾分獲二、三等獎;在團體賽中,由劉奕諾、李佳芮、張軼博和孫嘉駿組成的參賽隊伍,憑借出色發揮獲得一等獎。在排球體驗項目中,我省代表隊獲得二等獎。
吉林省代表團、長春市代表團分別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優秀組織獎”;吉林省體育局、長春市政府榮獲“突出貢獻獎” 。
當長春的夜空被手機燈海點亮,每一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5天的汗水與歡笑,已沉淀為少年們人生行囊中的寶貴財富。體育不僅是體魄的錘煉,更是人格的塑造。這場沒有金牌的盛會,卻讓每一個參與者捧走了比獎杯更重的禮物——對運動的熱愛,對家國的赤誠,以及對成長無限可能的信念。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張政 張寬 董博 姚思琦 付林楠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