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磊 尹雪)盛夏時節,鎮賚縣嫩江流域的水面上波光粼粼,葦叢間碧波蕩漾。在鎮賚縣匯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水產養殖基地,公司工作人員王敏通過網絡直播,一邊帶網友“云圍觀”捕撈、分揀的鮮活場景,一邊現場烹飪剛捕撈上來的小龍蝦。
“大家看,這蝦足足有22厘米。”她掰開通紅的蝦殼展示飽滿的蝦肉,用“嘬蝦”的滿足感和詳實講解吸引線上訂單。目前直播間單日訂單均超100單,銷售額達2萬余元,產品銷往北京、天津、山東、河北等地。
作為“南蝦北養”的成功實踐成果,鎮賚小龍蝦已成為全縣漁業經濟的“效益新星”。2024年,匯聚農業開展“南蝦北養”實驗,在2800畝養殖水面收獲15萬公斤小龍蝦,試養一舉成功。基于這一成果,今年公司將養殖面積擴大至4100畝,預計產量可達23.5萬公斤,預計產值1400萬元。
“憑借著鎮賚域內‘一江三河’的清澈水源,小龍蝦在這里生長周期更長,肉質更緊實,鮮味也更突出。”匯聚農業水產養殖基地技術員白龍介紹。匯聚農業依托鎮賚嫩江流域水文優勢,與科研機構合作,讓小龍蝦在生態養殖模式下自然生長,將南方品種與北方生態結合,探索出一條“蟹肥蝦壯、生態循環”的水產養殖之路。
作為“小吃界的寵兒”,小龍蝦消費市場持續擴容。在鎮賚吉黑蒙水產品交易市場,7月下旬開始按規格陸續捕撈上市的小龍蝦,恰好填補了市場供應的空檔期,引得各地客商前來洽談訂貨,大批量的小龍蝦從這里“躍”進全國大市場。
此次小龍蝦批量上市,是繼嫩江大閘蟹之后,鎮賚漁業的又一突破。從試養到規模養殖,從本地供應到吸引外地客商,“南蝦北養”不僅豐富了鎮賚水產養殖品類,更激活了區域漁業經濟的發展潛力。
匯聚農業負責人葛俊表示,未來他們將持續深耕生態養殖,在現有的基礎上拓展稻蝦共作、茭白套養等模式,讓鎮賚小龍蝦與嫩江大閘蟹、鎮賚生態魚、弱堿地水稻、寒地茭白形成多元共生的產業鏈,共同構成鎮賚漁業的“出征勁旅”,助力縣域經濟在綠色發展道路上越走越寬。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