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遭變故,她艱難扛起家庭重擔;替夫盡孝,她無微不至照顧公婆;自強不息,她傳承技藝帶動殘疾人增收……在四平市鐵西區北溝街道濱河社區,居民姜紅以堅韌頑強譜寫孝老愛親的贊歌,拼盡全力支撐起一個家,被傳為佳話。
姜紅和丈夫經人介紹相識相愛,最終步入婚姻殿堂。婚后與年邁的公婆及兩位小姑子共同生活。當時,一個小姑子患有宮頸癌,另一個從小體弱多病,六口之家的日子雖不富裕,卻也充滿了平凡的溫暖。第二年,兒子的降生為這個家庭增添了更多喜悅。
然而,幸福的時光并未持續太久。姜紅的丈夫在工作中意外被機器割傷手臂,落下終身殘疾,家庭的重擔驟然全部壓在了姜紅肩上。為了養家糊口,姜紅做起了保潔工作,艱難地支撐著一家人的生活。
2004年,生活再次給了姜紅沉重一擊。她在工作時被老化漏電的電線電暈,醒來后患上觸覺不識癥,被認定為三級肢體殘疾。那段時間,丈夫強忍自身傷痛,想盡一切辦法幫她進行康復訓練。
正當一家人都覺得日子逐漸好起來時,姜紅的丈夫被診斷出骨癌,在2008年中秋節前夕撒手人寰。“從那個時候起就感覺天塌了,但是老公的遺愿是讓我幫他照顧好家人,照顧好孩子,照顧好老人。”姜紅強忍悲痛,咬緊牙關,繼續前行。
為了多賺點錢補貼家用,姜紅在工作之余經常去撿廢品,常常是夜深人靜時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后來,在鄰居的幫助下,她找到了一份物業管理員的工作,雖然收入不多,但至少讓公婆和小姑子的醫藥費有了著落。她一邊上班,一邊侍候公婆、照顧患有宮頸癌的小姑子,日子就在這樣的忙碌與操勞中一天天過去。2009年,患有宮頸癌的小姑子去世,本就體弱多病的婆婆受不了先后失去兒女的打擊,也在當年離開了人世。接連失去親人的痛苦讓姜紅備受煎熬,但她沒有時間沉溺于悲傷,因為還有年邁的公公需要她照顧。
接連失去至親,姜紅的公公心中萬分悲痛,身體虛弱,后來還有一只眼睛失明。一次偶然間,姜紅發現公公嘴有點歪,送去醫院后發現有腦血栓,最終只能臥床。為了不讓公公長褥瘡,姜紅強忍著胳膊的疼痛每天堅持給公公翻身,還要洗頭、洗臉、擦拭身體,日復一日地重復著這些繁瑣的護理工作。
“那個時候看著老人天天躺在床上覺得挺心酸的,我當時就一個想法,不能讓老人覺得沒人管他了。”在照顧老人飲食起居之余,姜紅買了一個小廣播,讓公公每天聽評書、戲曲放松心情,她有空時還會拿著手機給公公播放各種視頻,逗老人開心。
2020年11月,姜紅的公公因病搶救無效去世。“他走之前我給他擦眼淚,他就拽著我的手不撒手,我這心好像刀割一樣,我感覺他是舍不得我,放心不下我,才流淚。”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姜紅仍十分悲痛。
生活的苦難、身體的病痛,始終沒有打倒姜紅。她參加中國結編織工藝培訓班,成為一名中國結編織工藝師,在線上線下渠道先后為萬余名殘疾人免費傳授編織技術,鼓勵大家靠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改善生活。
為公婆端湯奉藥,給小姑子擦拭病體,獨自撫育幼子長大,姜紅以柔肩扛起千斤重擔,默默守護一個家。困厄中,她化身暗夜里的燈,用孝心焐熱人心,以堅韌重燃希望。姜紅曾入選“四平好人”“吉林好人”,近日入圍2025年第三批“中國好人榜”候選人建議人選。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于悅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