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我沒有忘記長影對我的培養,長影是我的家。今天,我回到家里來看親人。”8月23日上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時隔7年再次回到“電影事業的第一個家”——長影,為長影舊址博物館“田華——電影藝術人生”展覽揭幕,并在第三攝影棚觀看了根據經典影片《白毛女》改編而成的歌舞劇《光影星河》。
當日10時30分,在吉林省委宣傳部、長影集團相關負責同志和田華親屬的共同見證下,田華親自為“田華——電影藝術人生”展覽揭幕,并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展覽。
本次展覽共分為四個單元——“戰火硝煙中錘煉”“搖籃撫育下成長”“紅星照耀 繁華無盡”“終生奉獻 情懷不泯”,通過110張歷史圖片、電影劇照和生活照,以及眾多電影藝術檔案和珍貴實物,濃縮了田華從藝85周年的光榮歲月,記錄了在黨的培育下田華從“小八路”到“人民藝術家”的不平凡歷程。
田華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電影演員。1940年,年僅12歲的田華參軍成為一名文藝女兵。從1940年到1949年,田華從農村女孩成長為文藝戰士,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蛻變。伴隨著講解員的動情講述,大家的思緒回到了田華在抗敵劇社的難忘歲月。“藝術就是我們的槍,舞臺就是我們的戰場”,田華重復了兩遍這句話,聲音鏗鏘有力。
1950年,田華在長影拍攝完成了《白毛女》,從此踏入了電影的大門。展覽以時間線索展陳了田華革命藝術生涯中的經典代表作。看著照片上一幕幕熟悉的場景、一張張親切的面孔,逐漸喚起了田華對往昔的珍貴回憶。在電影《花好月圓》展位前,田華停留片刻、若有所思,她的手指撫過劇組主創的合影,一一念出大家的名字。《黨的女兒》是田華在長影拍攝的第三部戲,也是她藝術創作中的一個里程碑式作品。以影片劇照為背景,田華堅定地舉起右手,手指握拳,再現了片中李玉梅與黨小組成員們舉手表決的經典場景。
在一個小時的參觀過程中,田華對許多照片背后的故事如數家珍。她因為電影《白毛女》而第一次走出國門進行文化交流,并與日本、捷克的文藝工作者結緣;她擔任八一廠演員劇團團長期間,培養了陳佩斯、洪學敏等許多有才華的演員。
展覽中還有眾多實物展品,包括電影《白毛女》《碧海丹心》《法庭內外》分鏡頭腳本,《白毛女》拍攝紀念章,田華在抗敵劇社“小鬼隊”使用過的霸王鞭、歷年來所獲得的勛章和獎章、在老山前線慰問演出時收到的一根用彈殼制成的拐杖,以及愛人蘇凡送給她的皮箱、辭典等珍貴禮物。
展覽第四部分特別還原了田華家中客廳一角的照片墻,她與家人在照片墻前合影留念,現場洋溢著溫馨而動人的氛圍。
1962年,田華入選“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2005年被評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2010年在第19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獲得終身成就獎、2024年榮獲“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提及這些榮譽,田華卻覺得“有點承受不起”,“我總覺得,我為黨、為軍隊、為人民做得太少,可是黨、軍隊、人民給了我太多太多。我們全國優秀的、有成就的老中青電影人有很多很多,我是去替大家領這個獎。其實,我仍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文藝戰士,不管給我什么榮譽,我永遠是個平凡的人。”
在參觀過程中,田華多次飽含深情地提及對長影的感恩與懷念,“看到了這些,想到了長影80年,彈指一揮間,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我感謝長影,想念長影,懷念長影的所有領導、導演,我的朋友們,謝謝他們對我的幫助,是他們把我托起來的,我謝謝長影!”
長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莊嚴代表全體長影人“歡迎并感謝田華老師回家”。他表示,“我們為您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我們要繼續努力,把長影的事業做好!”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馬璐 裴雨虹 實習生王博瀟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