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老師,我一眼就看到了。”日前,長影老藝術家陳學潔走進吉林省近現代史展,在“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展區,一眼就認出了照片中的李景超老師。“看到這些前輩作品的介紹和劇照,真的太親切了。他們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陳學潔感慨道。
漫步于長影展區,熟悉的場景讓陳學潔感慨萬千:“這個展覽非常好,對我特別有吸引力。看到田華等長影走出去的老藝術家和老員工的照片,感覺特別親切。”她邊走邊訴說著與長影剪不斷的緣分。
陳學潔1942年出生于吉林長春,出身醫學世家的她,卻從小就喜歡電影。憑借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她經常光顧離家很近的長影劇場,《祖國的花朵》《白毛女》《上甘嶺》等長影經典影片給她留下了深刻的童年記憶。繼成名作《達吉和她的父親》后,陳學潔還陸續參演了《兩家人》《路考》《艷陽天》《特快列車》等影片。不管擔綱主角還是配角,她都時刻記著“用心演戲”。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成歸來后,陳學潔又從場記、副導演做到導演,拍攝了《血沃中華》《排球之花》《沙漠的春天》《元帥與士兵》《西施淚》《相約在鳳尾竹下》等眾多作品。
在陳學潔眼中,“電影就像一本具有深刻意義的書,記載著前人走過的路。”此次展覽中關于長影的內容十分豐富,以鮮活的形式清晰而深刻地展現了長影的歷史與文化。她相信,參觀者不僅能收獲電影知識,更能感悟和敬仰那段光輝歲月。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展品背后,都凝聚著無數電影人的心血與汗水,靜靜訴說著長影的奮斗與輝煌。看著這些珍貴的資料,陳學潔仿佛穿越回那些年代,真切感受到電影事業的蓬勃發展和電影人的執著追求,“這次展覽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更加珍惜和熱愛這份與電影結緣的事業。”
參觀臨近結束時,陳學潔對長影的未來充滿期待:“我覺得長影還能拍出更多優秀且有影響力的作品,尤其是電影中呈現的勞動人民的干勁兒、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不畏壓迫奮起反抗的民族力量,會在未來的作品中延續。相信隨著時代發展,這些精神和力量會持續發光發熱,引領后人不斷前進,代代相傳!”她向廣大市民和各地游客發出邀請,希望大家來長春,走進吉林省近現代史展,親身感受這里的歷史韻味與文化底蘊,一同回望那段光輝歲月,見證吉林電影事業的蓬勃發展,共同期待長影更加燦爛的明天。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馬璐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