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課本里提到的歷史建筑就在身邊,這樣的體驗比課堂講解更生動。”近日,長春市朝陽區部分中小學生走進新民大街,通過地標探秘、博物館深度體驗等形式,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暑假教育實踐活動。學生們在觀摩文物、聆聽講解中觸摸城市脈絡,在歷史與現代的交融中探尋街區變遷,讓“行走的課堂”在假期煥發出獨特活力。
作為朝陽區暑假教育實踐的重要載體,新民大街這一鮮活的課程資源被深度融入教育活動中。朝陽區教育局通過系統設計系列“行走的課堂”,引導學生在觸摸歷史中厚植家國情懷,在感知城市發展中增強社會責任感。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各中小學精準開發特色課程:低年級學生通過手繪街區地圖、觀察建筑形態等趣味活動直觀感知文化魅力;高年級學生則圍繞“歷史傳承與城市更新”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深入思考城市發展的內在邏輯。
為確保活動規范高效開展,朝陽區教育局聯合多個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從路線規劃、講解安排到安全保障均細化落實,讓教育實踐活動既有溫度又有深度。從偽滿建筑群的人文底蘊到現代街區的生活氣息,新民大街的每一處場景都成為拓展教育維度的鮮活素材,使這條百年老街逐步成為青少年涵養文化素養、提升實踐能力的“露天課堂”。
據朝陽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類實踐活動旨在打破課堂邊界,讓學生在行走中實現課本知識與現實場景的深度融合。隨著系列教育實踐活動的持續推進,年輕視角正成為傳播城市文化的新動力,學生們在探尋長春過去、感受當下發展、展望未來藍圖的過程中,讓假期教育在歷史與現實的互動中凸顯鮮明育人價值。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劉曉娟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