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近現代史展覽中,“搖籃風采”部分“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展區系統呈現了長春電影制片廠從1946年東北電影制片廠(簡稱東影)成立到1955年改名的發展軌跡。其中,首次對外展出的1951年東影營業執照的圖片尤為引人關注,這一此前從未亮相的展品,與眾多史料、實物共同勾勒出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起步印記。
據長影舊址博物館文物保護部負責人游偉介紹,展區以翔實史料清晰還原了長影的誕生發展脈絡,講述了長影如何發揮“搖籃”作用,成為新中國電影人才培養基地。作為新中國第一家綜合性電影制作基地,不僅創作生產出人民電影的“七個第一”,還開創了多片種拍攝與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長春“電影城”的地位;《白毛女》《上甘嶺》等千余部故事片及2000余部譯制片,成為吉林電影文化實力的生動體現;電影《創業》的相關重要批示等史實,更讓長影成為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符號。“截止到2023年,長影累計支援全國2000多名管理、藝術和技術人才。人數可謂壯觀,這就是搖籃的力量!”聽完講解的觀眾感嘆道!
此次展出的1951年東影營業執照圖片是該展區的亮點之一,雖非原件,卻直觀呈現了早期電影事業規范化發展的軌跡。配合展出的早期攝影機、洗印設備等實物,與“七個第一”影片資料、譯制片配音場景照片相互補充,讓參觀者可以真切感受到長影發展的艱辛與輝煌。游偉表示:“長影的歷程,既是中國電影的成長史,也深深融入吉林近現代史,見證著吉林文化實力的積淀與傳承。”
此外,這一展區的展覽內容還以“立足長影,放眼全國”的視野,在人才輸出展區補充了上海、西安等地電影廠的老照片,清晰展現長影對全國電影事業的支援。正如游偉所言:“從這些史料影像到實物,再到全國輻射的影響,長影的故事始終與吉林近現代史緊密相連,也見證著中國電影的成長。”
如今,展區上的執照圖片與其他史料、實物一同,靜靜訴說著長影與吉林的文化淵源,也讓觀眾在光影流轉中,讀懂一段與電影共生的城市記憶。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馬璐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