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 謠 利用AI炮制成都教育領域不實文章,一教育機構負責人被依法行政拘留
詳情:近期,網絡平臺出現《成都家長圈瘋傳的“科研神童制造鏈”》《成都某小學家委會選舉黑幕:三好學生名額竟成“期貨”,家長押房本豪賭?》《成都某重點班家長集資千萬聘私教黑幕》等多篇涉成都教育領域文章,引發網民關注。經調查,上述信息系謠言。某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余某某(男,37歲)為增粉引流、提升公司業績,利用AI工具生成并發布多篇涉及成都多所學校的虛假文章。該行為誤導公眾、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引發部分家長師生焦慮,造成惡劣影響。目前,違法行為人余某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行政拘留。(來源:四川互聯網舉報辟謠平臺、“成都網絡辟謠”微信公眾號、“成都金牛公安”微信公眾號等)
科 普 專家提醒:感冒別亂吃“消炎藥”!
詳情:換季時節,感冒進入高發期。不少人一有感冒癥狀就自行服用家中常備的“消炎藥”,殊不知這存在很大健康風險,藥不對癥甚至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
醫生介紹,單純的病毒性感冒具有自限性,病程通常在五至七天,所以治療應以對癥緩解為主。比如,發熱、頭痛可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鼻塞、流涕可選感冒清熱顆粒等中成藥;咳嗽、痰多則用祛痰或止咳藥物,且盡量在專業醫生或藥師指導下用藥。
常在感冒中被誤用的“消炎藥”,如阿莫西林、頭孢、左氧氟沙星等,實為抗菌藥(狹義上也叫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療細菌感染,如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中耳炎、扁桃體炎等,對病毒引起的感冒并無效果。抗菌藥不僅對病毒性感冒無效,還容易引發過敏,如果濫用,或藥不對癥,還可能引發肝腎損傷、神經系統損害,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感冒什么情況下需考慮細菌感染?專家表示,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毒感染導致上呼吸道黏膜受損,從而讓細菌“乘虛而入”。若感冒后對癥治療未見緩解,咽痛咳嗽加劇且伴黃綠色濃痰,鼻涕由清變黃綠色稠膿,發熱持續超三天等,應及時就醫,由醫生檢查診斷是否合并細菌感染,再評估是否使用抗菌藥物。(來源:新華社)
來源:吉林省互聯網舉報中心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