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扎實推動生態強省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優良的生態是吉林的突出優勢和發展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寄予厚望,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為我們在新時代抓好生態強省建設指明了方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我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歷史責任,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綠色發展,全面建設生態強省,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林草豐茂已經成為吉林鮮明的生態標識。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應急與謀遠相結合,既要緊盯當前突出問題,集中用力打好攻堅戰,也要聚焦深層次問題,補齊制度短板,堵住監管漏洞。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必須以更大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生態強省建設,打造美麗中國吉林樣板,我們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要準確理解生態文明建設新的歷史任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省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
守住綠水青山,方能贏得未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讓我們篤行不怠、奮勇前行,持續厚植綠色根基,讓綠色始終成為吉林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努力把白山松水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