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 《吉林日報》05版
近年來,洮南市大力發展辣椒產業,如今已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公司連農戶、合同加服務的產業鏈條,走上了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鎮賚縣的庭院經濟正以其獨特的方式推動著鄉村振興的實現,它不僅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也改善了農村的生活環境,提升了農村的經濟活力。
2023年9月,永吉縣北大湖林果小鎮進入豐果期,開九果、金紅蘋果、雞心果、龍豐果相繼上市,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采摘。
通榆縣興隆山鎮積極推廣科學儲糧方式方法,引導幫助農民搭建玉米棧子,降低糧食損耗,增加收入。
2023年9月,俯瞰農安縣龍王鄉“稻蟹共生”田園風光,一幅醉人“豐”景映入眼簾。
正是飛雪迎春時,放眼黑土沃野,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廣袤的玉米帶、水稻田、大豆地尚在休養生息,為新一年的生產積蓄新動能。
2023年,是我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全面啟動的第一年,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起步之年。回首過去,全省上下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啟動推進“雙千一萬”標志性重大工程,邁出農業強省建設堅實步伐,農業實現快速增長——
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28.02億元,同比增長5.0%;
全省糧食總產837.3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從全國第五位躍升至第四位,同比增長2.6%;
糧食單產958.2斤/畝,居全國糧食主產省第一位;
畜牧業產值增長6.2%,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4.8%,牛出欄量增長10.5%,羊出欄量增長2.7%,家禽出欄量增長4.8%。
逆勢奪豐收、高位再增產。2023年,在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情況下,我省農業生產扛過干旱、洪澇等多重挑戰,取得這份“優糧”答卷,殊為不易。
亮眼成績單背后,折射出我省糧食供給保障能力的穩步提升。
2023年,我省發布農業主推技術69項、主導品種105個;
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700萬畝,穩居全國首位;
建設高標準農田791.2萬畝,完成率209%,創歷史最高水平,居全國第3位;
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農業現代化第一方陣地位更加穩固;
……
與糧食豐收相伴的,是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建設的蓬勃發展。
肉牛飼養量增速達9.9%,居全國第1位;
梅花鹿飼養量達78萬只,居全國第1位;
鹿茸產量達1111.5噸,居全國第1位;
人參產量達3.4萬噸,居全國第1位;
黑木耳產量達118.4萬噸,居全國第2位;
推廣稻漁綜合種養95.39萬畝,創歷史新高,漁業產值同比增長9.2%;
玉米、水稻、生豬、肉牛、肉羊產業集群產值超千億元,禽蛋、人參、果蔬、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產值超500億元。
一組組數據見證了我省現代農業發展步伐顯著加快,也為建設農業強省積累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百尺竿頭思更進,蓄勢整裝再出發。希望的田野上,農民們開始了新的耕耘,一個不斷“升級”的農業大省正邁著強勁步伐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