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社區支援疫情防控47天,主動閉環參與社區管理31天,始終堅持在一線核酸檢測戰線……吉林省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員干部鄭博元積極響應號召,面對嚴峻疫情沖鋒在前,出色地完成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黨員無私奉獻、為民服務的責任擔當。
3月12日,長春市“靜”下來的第一天。早上6點,鄭博元作為第一批下沉社區的黨員干部,來到長春市二道區八里堡街道東梅社區報到,開始了他長達47天支援一線疫情防控的工作。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鄭博元毫不畏懼,在防控一線,他承擔起離危險最近的工作:核酸檢測前布置檢測點,核酸檢測時配合采樣醫護人員“掰管”,核酸檢測后對檢測點物品進行消殺清理。與病毒“面對面”直接交鋒,鄭博元從未退縮。“作為一名黨員,我的城市‘生病’了,我有責任奉獻自己的力量。”在鄭博元心中,沖鋒一線,義不容辭。
3月27日,因提級管控,下沉各社區黨員干部陸續回到所居住小區報到。“我所在的東梅社區轄區內,多是開放小區和半封閉小區,老人和需要幫助的人很多,這里的工作任務重,迫切需要人手。我有信心、有能力,還有經驗,這里需要我留下來繼續工作。”鄭博元請示單位批準后,讓妻子幫他準備好多套換洗衣物,他拿著行李,回到東梅社區,準備長期戰斗。
從3月28日到4月27日,整整一個月時間,鄭博元每天都駐扎在東梅社區,閉環支援一線抗疫工作。他在工作中積極、熱心,工作方法靈活,只要能用得上他的工作,他都主動承擔下來,成了志愿者中的“主心骨”和社區的好幫手。
“大嗓門”的他用喇叭錄下通知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的錄音,再拿著喇叭在樓棟間間來回巡走;蔬菜包、水果包等物資運到社區后,鄭博元從卸車、運送,再到統計發放,一步不落;有些老人不會操作智能手機訂菜困難,他就把老人的需求記下來再發給網格員;有居民需要藥品,他就幫忙去醫院門口排隊購藥……鄭博元心系社區里5000余人的生活所需,防護服上寫著“省糧儲鄭博元”的志愿者在東梅社區和居民區也成了貼心人,不管是居民需要幫助,還是社區工作需要配合,這個“大白”都會第一時間沖上去。
下沉社區47天里,鄭博元“超長待機”,風雨無休,沒有一次掉隊。每天清晨上崗,晚上八九點結束工作已是常態,睡眠不足、不能按時吃飯他也已經習以為常。回不去家的日子里,鄭博元習慣了和家里15個月大的孩子打視頻電話見面,妻子時常在視頻中叮囑他照顧好自己。鄭博元怕家人擔心,從來不說自己的工作內容,他只說:“單位派我來,我要把工作做好,每天我都把防護服正反面寫上單位和我的名字,督促自己,不能懈怠,要對得起身上寫的六個字。讓居民看到省糧儲局工作人員在他們周圍,時刻為他們服務。”妻子理解他,支持他,從未有過怨言。
鄭博元用信念與熱血,踐行了黨員的初心與使命。他的工作也得到了東梅社區工作人員的稱贊和認可,東梅社區在給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感謝信中,以“作風扎實,嚴格自律,吃苦耐勞,風雨無休”的評價,肯定了他在社區服務中的優秀表現。
4月27日,鄭博元接到通知回到單位,再次閉環管理,繼續做著我省儲備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