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我省召開教育科技人才大會,就全面建立教育培養人才、人才支撐科技、科技引領產業、產業反哺回報科技的良性循環機制,加快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建設等作出部署。這是吉林省有史以來第一次,吹響了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改革號角。
吉林是人文科教大省,在科技、教育、人才、產業方面有許多優勢。習近平總書記無論是3次主持召開東北振興座談會,還是3次到吉林視察,都格外關心重視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要求我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努力下好創新這步先手棋;積極營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環境,推進科技、產業、金融、人才協同發展等等。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對吉林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指導性、操作性。我們要再學習、再對標、再落實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和吉林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總書記確定的任務、傳授的辦法,一錘接著一錘敲,一茬接著一茬干,不折騰、不翻燒餅,以釘釘子精神抓好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發展各項工作的落實。
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關鍵是教育科技人才產業率先突破。如何實現突破,就要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除此別無他途。當前,我省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發展還有一些痛點、難點、堵點,尚未構建起高質量教育、高水平科創、高素質人才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相互貫通協同的發展格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沖鋒陷陣、攻城拔寨,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方面下足功夫,更好發揮吉林科教人文優勢,更好創新動力活力,更好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要清醒認識我省振興發展中所暴露出的問題。發展必須是、只能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一定是教育先導、創新驅動、人才支撐、產業做優做強的發展。各級領導干部要端正發展理念,匡正政績觀,摒棄舊的發展模式,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縱深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發展,拿結果說話、以實績交卷。
要探索適應新形勢的工作機制,突破“四張皮”,以機制創新突破體制障礙,鼓勵基層大膽闖大膽試。要科學規劃、敬畏規劃、執行規劃,推動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規劃發展、一體配置資源、一體制定舉措。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全省各地各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堅持以改革精神抓改革,堅持行勝于言、守正創新,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小切口破題、大縱深發力,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教育科技人才產業工作落地見效,為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評論員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