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吉市,延邊龍川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如同一顆工業火種,在冶金包裝機械領域點燃自主創新的光芒。董事長王曉東從車間一線走來,以匠心淬煉技術鋒芒,用創新帶領企業打破進口設備壟斷,書寫著中國制造在邊疆崛起的奮斗傳奇。
走進公司車間,機械臂正精準調試打捆作業。王曉東輕撫自主研發的打包機,目光投向設備的核心部件:“上世紀70年代末,我們耗時10余年研制出國內首臺打包機,經多代升級,性能已比肩進口設備,如今廣泛應用于國內鋼廠,徹底扭轉了鋼材捆扎依賴進口的局面。”在這位身著工裝的企業家眼中,閃爍著對技術攻堅的自豪。
延邊龍川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始建于1960年9月,最初名為延邊農業機械修造廠,此后幾經更名。上世紀70年代作為國家農機部定點廠家,承擔著“東方紅”系列拖拉機車架總成的生產重任。直到1980年常規扎捆機的研發成功,才為企業叩開了包裝機械領域的大門。2001年,公司正式更名為延邊龍川包裝機械有限公司,明確了深耕冶金包裝機械的發展方向,開啟了從農機修造到生產小型冶金包裝機械產品和智能型工業機器人、光機電一體化捆扎機系列產品的轉型之路。
在冶金包裝機械裝備制造行業,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面對地緣位置、地區配套行業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制約,王曉東將信息化視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以信息化帶動科技進步,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公司建成了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體系,這一舉措不僅加快了新產品研發速度,更顯著提升了產品質量。事實上,龍川人的創新基因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種下。1981年至1991年期間,公司開發了組合式和分離式氣動打捆機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打捆機領域的空白。多年來企業保持9%以上的年研發投入,28項專利、10余種自主研發的光機電一體化設備助力其成為多家龍頭企業的核心供應商,在國內冶金包裝機械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在王曉東看來,技術創新與管理升級是企業騰飛的雙翼。公司先后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通過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該公司獲得了眾多榮譽,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著王曉東的智慧和心血,更離不開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
從車間工人到副主任,再到董事長、總經理,王曉東在一線工作10余年,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他始終以高標準、高站位謀劃企業發展。在他看來,創新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理念和管理上的革新。“正在研發的自動化鋼管打包機,將實現操作更便捷與外觀科技化的雙重突破。”展望未來,王曉東信心滿滿。他透露,今年公司不僅輸出打包機,更配套提供附屬耗材,用“產品+服務”的組合拳打開國際市場。
以匠心鑄魂,以創新破局。王曉東,這位實業家于浪潮中錨定航向,堅持創新,堅守技術與品質,讓龍川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向“新”圖強的鮮活注腳。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代黎黎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