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2025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車展上,奧迪Q6L e-tron系列車型開啟預售。這一代表德國大眾“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全新車型,產自位于長春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德國大眾選擇吉林作為新能源轉型的支點,背后有著歷史與現實交織的充分考量——
自第一汽車制造廠誕生以來,吉林汽車產業鏈已有70多年歷史;34年前,德國大眾追隨中國改革開放步伐在吉林落子,創造了國際經濟合作的典范。
圍繞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吉林正在加快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加速構建,向全球汽車產業釋放“吉林引力”。
時至今日,全球汽車產業迎來新一輪變革之際,吉林汽車產業迎潮而上,正在確立全新地位,徐徐開啟下一個“黃金十年”。
一個世界級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在吉林呼之欲出。
主體壯大 釋放產業集聚效應
整車銷售,是整個汽車產業鏈條的“龍頭”,也是判斷相關產業發展“風口”的金標準。
2024年,中國一汽整車銷量突破320萬輛、營業收入5550.1億元,整體效益水平連續行業領先;今年一季度,中國一汽共計生產整車92.14萬輛,同比增長65.4%;銷售整車105.91萬輛,同比增長74.3%,奪得了“開門紅”;4月,中國一汽整車銷量突破23.87萬輛,同比增長3.5%。
強大穩健的增長態勢,帶來的不止“量”的提升,更是“質”的轉型。
2024年,中國一汽自主品牌銷量、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銷量、海外出口銷量均大幅增長,增速分別優于行業10.2、5.5、16.9個百分點。就在今年4月,中國一汽自主新能源車車型以1.92萬輛的銷量,實現同比207%的高速增長。
不難看出,吉林汽車產業的“萬億級”未來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地位必然越來越重要。在規模更大、附加值更高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需求之下,全省零部件企業已迎來新機遇。
位于長春的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塊塊動力電池被裝車,分別送往一汽紅旗和奧迪一汽的新能源汽車工廠。此前,由于冬季寒冷氣候等因素影響,動力電池項目形成了“不入山海關”的格局。一汽弗迪投資“北上”,技術“過關”,填補了吉林乃至東北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在輻射全省的汽車產業重心——長春國際汽車城里,一汽紅旗繁榮工廠、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一汽弗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構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黃金三角”,吸引更多供應鏈企業集聚。
“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方向轉型,支持奧迪一汽新能源車型批量投產上市,加快‘車路云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應用場景。”2025年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為汽車產業發展謀劃了更廣闊的空間,更完善了我省新能源汽車戰略布局上的關鍵環節,為推動汽車產業實現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供強大助力。
數智轉型 推動產業體系現代化
汽車,是一種工業產品,考驗的是背后的工業制造能力和產業體系。
彎腰、抓取、搬運、碼放,28秒完成全流程循環作業,效率較傳統人工大幅提升……在中國一汽繁榮工廠物流車間,7號智能員工“旗小智”及其“兄弟們”以99.98%的運輸準確率穿梭于復雜路徑中,日均完成千余件零部件的精準分揀。
“為了讓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上生產線,深度適配物流場景,我們在科研版的基礎上,迭代手臂、腿部結構,升級電機參數,開發首個機器人工程交互軟件,歷經數千次場景驗證,最終打造出了能夠在復雜物流區域工作的實用型機器人。”中國一汽機器人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只是如今我省“數智化造車”的一個鏡頭。在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背景下,中國一汽全面推進數智化轉型,推進產品誕生、生產制造、營銷服務、企業管理、生態協同等關鍵領域的業務變革及數字孿生,持續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數智底座。
吉林長春一汽解放J7智能工廠,年產能達5萬輛,每270秒就有一輛重卡緩緩駛下裝配線;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工廠通過近千臺機器人及帶有紋理識別功能的無人運輸車實現高自動化,通過虛擬仿真、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全面自動化控制,大幅提升效率質量。
隨著數字化浪潮涌動的不止“龍頭”。我省汽車產業鏈上的民營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數智化轉型升級,其中不乏令人矚目的“大手筆”。
在長春市雙陽區的吉林通用工業園區,一幅“無人化”生產的震撼圖景正在變為現實。該園區規劃占地達500萬平方米,總投資高達350億元,預計到2035年底全面建成,將集聚智能裝備和工業機器人等高端產業。
基礎牢固、鏈條完備、現代化程度高,已成為吉林汽車產業鏈的重要特征。這意味著更巨大的發展潛力、更高效的產業形態、更強大的競爭能力,也將為打造世界級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積蓄強大動能。
創新驅動 關鍵技術贏得競爭優勢
放眼中國,汽車產業鏈條已全面向“新”而行。這是一條競爭激烈的賽道,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是占據優勢的決定性因素。
2024年,中國一汽全年累計攻克近400項關鍵核心技術,申請發明專利超過6118件,全年主導和參與了27項標準修訂。
新能源賽道上,中國一汽在乘用車領域,紅旗品牌在高效電驅系統和動力電池技術領域取得標志性進展,紅旗“天工”純電平臺自主開發的全新一代智慧電驅已達到量產電驅產品中的最高水平;在商用車領域,一汽解放發布國內首款重型商用車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解放藍途“星熠”氫氣發動機牽引車和解放藍途“星熠”液氫燃電牽引車,參與首條“粵港澳大灣區氫走廊”建設項目。
智能網聯賽道上,2024年,中國一汽推出多項行業領先的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其中,行業首創的動態智能駕駛系統,憑借全場景感知能力和精準決策機制,已率先應用于多款紅旗車型。在整車架構創新方面,中國一汽推出全新一代超輕量化平臺,整車減重進一步優化,實現了性能與能耗的雙重突破。
與此同時,全省眾多汽車產業鏈企業也紛紛入場,馳騁在研發創新的賽道上。
長春捷翼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獨角獸”企業,獲得國際專利數量達到150多項,國內專利近千項。
長春博超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成為長春市首家獲得這一獎項的汽車零部件民營企業。
長春亞大汽車零件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電池快換技術,專利技術已達國際最高標準,已在多款純電車型中試裝推廣。
大量創新成果成功轉化投向市場,加速培育了我省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現代汽車產業生態,為我省汽車產業不斷增添核心競爭力。
起勢而進,聚勢而強。面對全球汽車產業百年變局,我省加快推動汽車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在創新能力、產業生態、要素集聚等方面不斷優化,帶來了新機遇、新空間、新動能,強力推動汽車產業鏈條向更現代、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轉變。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華泰來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