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6月9日訊(記者李夢溪)今天是國際檔案日,國家檔案局公布了第六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共有52項檔案文獻入選,我省兩組檔案文獻——《日本關東憲兵隊罪行檔案》和《新中國首個汽車工業基地建設檔案》位列其中。
據吉林省檔案館歷史檔案管理處處長柳澤宇介紹,此次入選的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關東憲兵隊罪行檔案》是日本戰敗前未全部銷毀而被埋在地下,于解放后偶然發現的檔案。檔案時間跨度為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是侵略者罪行的“自白”。檔案披露了日本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的諸多細節,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帶領東北各族人民浴血奮戰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作出的不朽貢獻。這些檔案具有原始性、真實性的特點,相當一部分具有唯一性,對于研究日本侵華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具有較高的史證價值。
此次入選的《新中國首個汽車工業基地建設檔案》由吉林省檔案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檔案館和吉林大學檔案館三家聯合申報,時間跨度為1952年至1968年。包括汽車工業基地建設的文書檔案,有關工廠建設、試制生產和技術研發的科技檔案、照片及錄音錄像,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建院辦學為汽車行業培養輸送專門人才的文書檔案、教學檔案及實物等。這組檔案真實記錄了新中國首個汽車工業制造基地和汽車人才培養基地的創建過程,全面反映了中國汽車工業蹣跚起步的艱辛歷程,系統呈現了中國汽車工業實現“零的突破”的歷史全貌,對中國汽車工業史乃至中國工業史研究都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截至目前,我國有250項檔案文獻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爸袊鴻n案文獻遺產工程”自2000年啟動,重點開展檔案文獻遺產的搶救、保護和開發,其中《甲骨文》《清代科舉金榜》《隨州曾侯乙編鐘》等十多個項目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國際名錄》。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