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吉林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創先爭優,注重全過程幫扶,為殘疾人提供全面培訓與就業支持,多種措施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助力他們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共同構建包容性社會。
強化政策引領,分類分層施策。該中心會同稅務、財政等部門積極落實殘疾人集中就業稅費優惠和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獎勵政策,充分利用殘疾人按比例就業保護性政策,推動用人單位開發崗位,安排殘疾人就業。全力支持輔助性就業模式,引導打造“善滿家園”烘焙坊、“逆根草”助殘工坊、“維納斯”手工工作室等輔助性就業地方品牌,全省建立76家輔助性就業機構,已安置1000多名需要特殊幫扶的殘疾人。培育“美麗工坊”試點項目18個,帶動500余名殘疾人婦女增收;根據部分殘疾人身體條件,促進殘疾人新業態新就業。聯合“京東”“圓通”“喜馬拉雅”等平臺企業打造殘疾人網絡就業聯盟,支持殘疾人開設快遞驛站,開發云客服、新媒體運營、無人機測繪、數據標注和手游開發等新職業崗位,“圓通助殘”項目幫扶已開設184家圓夢驛站。協同出臺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開展殘疾人公考培訓,響應省委號召組織實施高校殘疾人留吉就業創業專項行動,走訪拓崗開發高質量就業崗位,召開畢業生專場招聘會。
創新體制機制,促進就業創業。該中心以促進殘疾人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橫向與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廳等部門加強密切協作,縱向對全省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加強業務指導,形成了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網格式工作機制。培育構建高素質人才支持機制,全省每年投入1000余萬元資金落實扶殘助學金政策,每年可資助近3000名殘疾人和困難殘疾人子女提升學歷。出臺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創業就業扶持政策,每年資助扶持一批優秀創業帶頭人。與中國聯通吉林省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為殘疾人辦理超低資費殘疾人專屬通信卡20萬張,每年為殘疾人節約資費2000余萬元,有效促進殘疾人數字素養提升,推動實現網絡就業創業。深入開展“殘疾人就業宣傳年”等特色宣傳活動,持續挖掘殘疾人典型,打造“吉興”殘疾人網絡創業品牌,通過中央、省級媒體和省殘聯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兩個300多萬粉絲的“吉林殘聯”“吉善助殘”視頻政務號,大力宣傳模范代表事跡,激勵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
完善保障體系,優化服務水平。有效利用殘疾人人口基礎數據開展信息統計和橫向數據比對分析,針對性優化殘疾人就業幫扶政策、服務手段,全面推動高效辦成殘疾人服務“一件事”落地落實,辦事跑動由至少5次減少至“最多1次”。推動實施殘疾人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十四五”期間,全省每年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殘疾人達1.6萬人次,新增殘疾人就業0.8萬人以上。統籌資源打造吉林省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組建創業就業專家庫,開展創業服務交流活動。目前,入駐項目已有20余家。在全省支持培育88家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吸納殘疾人創業團隊226個,有效開展創業指導、注冊服務、專家支持、資源對接等服務。會同人社廳、商務廳等部門舉辦吉林省殘疾人網絡創業創新大賽,吸引300余個創新創業項目,1000多人積極參加,助力多個項目提升,部分項目在國家級大賽中榮獲高水平名次。
“我們將繼續以創業促就業,引導殘疾人把握新機遇,通過多措并舉,全面提升殘疾人創業就業競爭能力,促進殘疾人高質量充分就業。”吉林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王超 實習生 馬愛妮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