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老師就像一束光,在她身上,我們總能找到力量。”學生們的稱贊,是對吉林省援疆教師趙慧最好的褒獎。懷揣“心有大我,胸懷天下,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趙慧在教育一線默默耕耘30余載,從家鄉奔赴阿勒泰,用行動詮釋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2023年,趙慧來到阿勒泰地區師范學校,在普職融通班教授高中語文。面對90%是民族學生、漢語基礎薄弱、知識漏洞多的班級,她沒有退縮,而是選擇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她放下熟悉的教學套路,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制作PPT、查找資料,研究學生感興趣、能接受的教學模式,并耐心為學生補習小學、初中的知識,反復講解難點,從不抱怨。
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趙慧開啟“伴學”模式,利用早、晚自習時間進教室答疑,午休輔導學生,周末放棄休息看管學生自習。在她的努力下,學生們逐漸從上課走神、不會學習,轉變為能記筆記、跟上思路聽課。為了突破學生“不會寫作”的難題,她創新了“一點一線一段”作文訓練法。一年后,多數學生作文水平大幅提升,語文成績顯著提高,3位同學在全國作文比賽中獲獎。
然而,高強度的工作讓趙慧的身體亮起了紅燈。她被診斷出甲亢,頭暈手抖,四肢癱軟,心跳160下,甚至暈厥。但是,她沒有一天離開講臺,離開戰斗的崗位,援疆信念就是她的支撐。
在教育援疆一線,趙慧始終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育人功能。在課堂上,她通過旁征博引大量古今中外史實對比剖析,展現中華文化與中國制度的優越性,證明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力量。面對學生的思想困惑,她耐心引導,組織討論,讓學生在交流中加深對黨的認識和對國家的認同。
為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思考,趙慧在考試中設置“感恩”“責任”“人生目標”等作文話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她還利用周日晚課播放紅色影視劇,組織交流分享。此外,趙慧還策劃了“青春心向黨”紅歌大賽,讓學生在歌聲中抒發對黨和國家的熱愛。
在“紅紐扣”輔導員項目的推動下,趙慧與學生們的關系更加親密。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還關心他們的生活,自掏腰包為學生購買零食、文具和藥品;為節日無法回家的孩子包餃子、做美食;帶生病的孩子去看病、買補品、補習功課;和成長中遇到問題的孩子耐心溝通。
家訪是趙慧了解學生的重要方式。盡管路途遙遠,她依然堅持前往牧區學生家中,帶去慰問品,與家長和學生真誠交流。在她看來,只有真情付出,才能在學生的人生中留下溫暖的印記。
作為經驗豐富的班主任,趙慧承擔起培養新任班主任的任務。她組織培訓,指導班會課,制定班級管理辦法,每天跟班觀察,手把手教學,幫助年輕班主任提升管理能力和溝通技巧。在她的努力下,各班管理有序,凝聚力加強,新班主任也得到了學校的認可和表彰。趙慧還與當地語文教師結成師徒對子,毫無保留地分享教學經驗和技巧。無論是課下答疑,還是示范課教學,她都耐心細致,幫助年輕老師攻克高中語文教學的難點。
即便教育教學工作繁忙,趙慧依然挑起了吉林省對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揮部宣傳干事的重擔,她每周7天、每天12小時都在工作。面對“爬格子”寫材料的挑戰,加班加點,反復修改,組織、撰寫各類材料、宣傳稿件近百篇,用文字記錄援疆工作的點滴,展現援疆教師的風采。
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趙慧先后榮獲“十佳最美援疆教師”“優秀管理干部”“優秀宣傳干部”等稱號。這些榮譽是她鐫刻在金山戈壁的堅實印記,更代表著吉林援疆教育工作者的拳拳潤疆之心、報國之志。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李抑嬙
初審:梁拓元
復審:胡健華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