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剛至,吉林大地干事創業熱情奔涌,振興發展動能澎湃激蕩。
7月25日,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召開,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奮力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作出系統部署。會議在我省高校中引發了熱烈反響,大家倍感振奮,紛紛表示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飽滿的干勁,咬定目標、拼搏實干,將全會精神轉化為前進發展的強大動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吉林新篇章。
全會強調,要以鄉村全面振興助力高質量發展,這讓涉農類高校深刻認識到自身服務地方的責任所在。吉林農業大學校長李啟云表示,“我們將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實踐,一方面,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組織團隊深入縣域鄉村,針對黑土地保護、特色農產品培育等開展技術指導,幫助農戶提升種植養殖效益;另一方面,要結合鄉村富民特色產業,協助地方政府挖掘當地資源,參與編制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通過舉辦鄉村產業培訓班、線上技術講座等,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鄉村實用人才,讓高校知識資源真正扎根鄉村、服務振興?!?/p>
“學習了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深感高校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特別是全會強調‘促進科技創新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我們明確了發力方向。”長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陳權表示,接下來,將聚焦新能源、新裝備等重點領域,打破學科壁壘,推動機械工程、材料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組建跨學科創新團隊;主動對接汽車、化工等傳統企業,共建技術創新中心,圍繞智能化改造、綠色生產等需求開展聯合攻關,助力傳統產業煥新升級;在人才培養上,將增設更多“產業融合實驗班”,讓學生深度參與企業實際項目,培養既懂技術又懂產業的復合型人才,為吉林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提供智力支持。
長春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宋立軍表示,作為我省唯一一所以“工程”命名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努力提升辦學治校能力和水平。學校將堅守“行業性、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突出“工程教育”特色,錨定教育強省建設目標,扛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爭創吉林省應用型大學標桿校建設為契機,全面提升學校的內涵建設,以綜合改革破解制約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堅持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產出更多高水平工程科技成果,全方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全會強調,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原點突破式’創新,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產業良性循環,這為我們發揮光電學科優勢指明了實踐路徑。”長春理工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丹妮表示,科研工作必須與吉林產業需求同頻共振,未來,我們將聚焦省內“新產業”,加快校內已有技術的中試轉化、落地應用。同時,要深化與省市的合作,繼續共建光電信息產業園、技術成果轉化中心等,通過“帶技術進企業、引項目入園區”的模式,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通道,讓“光電優勢”真正轉化為產業升級的“硬核動能”,為吉林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全會強調,要以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撐高質量發展,這與學校‘人才培養對接產業需求’的理念高度契合。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數字經濟、低空經濟、電子商務等新領域,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低空經濟研究院和數字貿易產業學院,通過優化培養方案,植入行業課程,開設定制班育才,融入‘一縣一品’,打造電商基地,培訓主播,推動吉品外銷,將論文寫在吉林大地上,助力全面振興?!奔止ど虒W院經貿學院院長王昆說。
長春中醫藥大學教師齊勛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全會精神,在學校內發揮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學院的特色優勢,利用好杏林“一站式”學生社區賦能學生成長,構建良好育人環境;深入挖掘吉林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紅色革命資源以及在新時代振興發展中的實踐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讓更多學生了解吉林發展歷程,傳承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增強認同感和歸屬感;宣傳好、利用好吉林省中醫藥資源,努力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醫藥人才,讓吉林中醫藥資源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張鶴 劉曉娟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