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吉林,熱烈而充滿活力。
7月28日—8月1日,2025年吉林省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愿者集中培訓在吉林建筑科技學院開班。來自31個省(區、市)的1326名大學生志愿者從五湖四海奔赴吉林這片熱土,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號召,以青春力量書寫時代答卷。
青春聚集 注入活力希望
“我們定當不負時代所托,不負吉林所望,以‘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堅定信念,扎根吉林沃土,情系萬里邊關。”2025屆志愿者趙萱代表全體吉林省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愿者作出鄭重承諾。
本次培訓分為“青馬工程”理論培訓和“西部計劃”集中培訓兩個階段,聚焦思想引領、實務技能、省情介紹等內容進行專題授課,同時舉辦主題團課、研學實踐、事跡分享、聯誼團建等活動。
“培訓第一課點燃了我奉獻吉林的熾熱初心,深感使命在肩。”來自福建的志愿者張悅杭對培訓課程深有感觸。來自內蒙古的志愿者劉佳欣同樣感慨道:“通過培訓,讓我對西部計劃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認識到了基層工作的價值。”
在“青馬工程”理論培訓階段,團省委邀請中央團校、省委黨校、省屬高校、國安、應急、鄉村振興等省內外各領域專家學者分別圍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邊疆治理和志愿服務的重要論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給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重要回信精神等內容開展專題授課。
為助力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愿者開拓視野、了解吉林、轉變角色,團省委組織志愿者先后探訪一汽紅旗展館、中車長客、長光衛星等領軍企業,了解佐丹力健康產業的成長歷程,漫步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與規劃展覽館。志愿者在這次研學體驗中收獲滿滿,紛紛表示,沉浸式學習讓他們感受到大國重器的澎湃動力和城市發展的脈動與溫度,更加堅定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信心和決心。
青春無悔 鑄就理想豐碑
“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正如一座橋梁,讓青春夢與強國夢同頻共振。”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思政課教師劉強圍繞“青春與邊疆對話”主題為志愿者上了一堂生動的團課,鼓勵更多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愿者留在吉林、扎根吉林、建設吉林。
為讓新一屆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愿者盡快轉變角色,主動融入基層一線,團省委組織開展了“青春與邊疆對話”主題團課和把青春“種”在祖國邊疆事跡分享會。活動現場,7位2024屆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愿者分享了各自在邊疆奮斗的心路歷程,5位來自各行各業的青年代表分別講述了在邊疆發展的生動實踐。
從徘徊到堅定,從陌生到認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帶著熱忱駐守邊疆,沉下身子扎根基層,用腳步丈量土地,用實干回應期待。
青春啟航 奏響時代強音
“到邊疆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8月2日,吉林省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衛國戍邊”項目志愿者出征活動上,全體志愿者集體進行莊嚴宣誓,矢志扎根吉林,服務基層,踐行志愿精神,弘揚先進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志愿者紛紛有感而發:“經過幾天的崗前培訓,無論是資深導師們的諄諄教誨、研學活動的豐富體驗,還是志愿者代表的楷模表率,都讓大家印象深刻、受益匪淺,為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帶來了方法,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未來,將肩負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責任使命,懷揣扎根基層的赤子之心,讓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時隔一年,2024年吉林省西部計劃志愿者出征活動仍歷歷在目。如今,1326名大學生志愿者在培訓結束后,將分赴全省邊境地區,圍繞助力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鄉村建設、健康鄉村、鄉村教育、農村電商和基層黨團工作等開展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務。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收獲成長與感悟。
“祖國需要處,皆是我故鄉。”號角已然吹響,新一屆志愿者帶著青春的激情、學識的智慧和奉獻的初心,揚帆啟航、衛國戍邊,在吉林振興的壯闊征程上奏響時代強音、綻放青春光芒。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王超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