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僅5年多,就能打造近百萬噸石墨及新能源電池材料產能。
在中溢集團(吉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記者首先感到意外的,是這家企業“撬”動的項目規模和數量。
“我們在省內建設有年產30萬噸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年產10萬噸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項目、年產20萬噸特種石墨制品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其規模在國內負極材料行業和石墨電極行業皆排名前列。”中溢集團董事長關寶樹言語中透著自豪。
企業發展歷史不算長,為何能撐起如此“大手筆”?
記者在一面專利展示墻上看出了端倪。這里足足掛滿了30多項關鍵專利,卻還不足企業所獲專利的三分之一。幾年來,企業自主研發專利達110項,涉及生產和研發的方方面面,這面墻早已容納不下。
成立之初,中溢集團只在炭素行業領域發展,但很快他們就敏銳地注意到,新能源電池行業市場前景越來越廣闊,加之我國對新能源產業的重視與鼓勵,若能把握新契機,必能邁出新步伐。
踏入新領域,靠什么立足?在研發創新上“敢投入、狠投入”成了中溢集團的發展密碼。
2021年,中溢集團啟動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從此進入了新能源負極材料生產行業。隨著積極推進新產品研發,2021年至2023年,共立項開展研發13項,投入研發費用1.75億元。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年,企業研發生產的超高功率石墨方電極,填補了國內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方電極生產的空白,結束了國內大型電阻爐使用大規格優質方電極依賴進口的歷史。
憑借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乘著我省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發展的強勁東風,中溢集團再接再厲,在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碳材料領域持續深耕——
與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校、知名新能源電池研發中心及負極材料生產企業實驗室進行廣泛科技交流與合作,并著手與清華大學聯合創辦吉林省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創新中心;
與寧德時代、上海杉杉等負極材料龍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通過ISO9001質量認證,被評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吉林省重點企業。
研發水平和技術能力的提升,帶來了市場的高度認可。企業產品競爭力愈加強大,行業地位不斷提升。
目前,中溢集團年產20萬噸石墨電極及特種石墨制品全工序生產線、年產15萬噸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的全工序生產線已投產,其余產能正在建設中,預計將在2027年建成投產。項目全部達產后,預估年產值200億元,吸納就業2000人。
2024年5月29日,中溢集團與華能吉林發電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自帶負荷消納配置風力發電項目合同,標志著公司生產用電為“綠電”,產品可配置“綠證”銷售,同時實現了用電電價降低0.13元/千瓦時的目標。
“公司規劃布局完全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全球未來發展需求,這也決定了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與合作空間。現在我們的產品除銷往國內各需求廠商外,還遠銷歐美、東南亞、非洲等地區。”談到未來發展,關寶樹自信堅定。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華泰來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