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長白山麓,暑氣蒸騰中藏著比氣溫更熱的勁頭——自7月16日“決勝大干六十天、全力奮戰保通車”主題勞動競賽啟動以來,G331項目吉林段全線7個標段如七路勁旅,正以“倒計時”的緊迫感向著“十一”前主線通車目標全力沖刺。
在01標段前川大橋施工現場,清晨五點的露水還未干透,架梁機已如鋼鐵巨人般舒展臂膀。30米長的箱梁被穩穩吊起,緩緩落在橋墩支座上,安全員李師傅舉著對講機穿梭在作業區,安全帽下的額頭滲著汗珠:“這幾天每天要架6片梁,得盯著每顆螺栓都擰到位。”不遠處的瀝青攤鋪現場,攤鋪機“吞”進滾燙的瀝青混合料,緊隨其后的壓路機反復碾壓,留下平整黝黑的路面,蒸汽混著瀝青味在陽光下蒸騰。
03標段后小溝棚洞工地則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棚洞頂板支架如密織的蛛網撐起作業面,二十余名鋼筋工彎腰綁扎鋼筋,鐵絲纏繞的“咔咔”聲此起彼伏。“這棚洞是山路關鍵節點,支架搭設精度得控制在厘米級。”施工負責人抹了把臉上的灰,指著剛澆筑完的框格梁說,競賽啟動后工區實行“兩班倒”,夜里燈亮得跟白天似的。
05至07標段的路面施工更是“熱氣騰騰”。05標段的水穩攤鋪機以每分鐘5米的速度推進,攤鋪后的基層如灰色長毯向遠方延伸;07標段的瀝青下面層攤鋪現場,測溫儀顯示混合料溫度仍有160℃,施工員蹲在路邊用直尺量測厚度,“比質量就是比細節,差1毫米都得返工。”
“競賽不是簡單比速度,是要比出‘又快又好’。”省高建局總經濟師、G331項目吉林段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張彧介紹,各標段正開展“六比兩創一提”活動:02標段在高邊坡施工中引入錨桿無損檢測技術,比創新讓安全更有保障;04標段十四道溝服務區建設推行“班組互評”,比管理讓工序銜接提速30%。如今沿著G331吉林段一路前行,架梁機的轟鳴聲、攤鋪機的運轉聲、建設者的號子聲交織成曲,這條串聯山與城的交通動脈,正在大干熱潮中加速“成型”。
作者:鄒鵬亮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梁拓元
復審:胡健華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