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今年以來,該廳與省政府采購中心大力實施政府采購交易、監管、評審等方面數字化改革,推動建設規范、陽光、高效政府采購市場交易環境,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
交易“電子化”,降本提速增效。上半年,省政府采購中心建成省級政府集中采購全流程電子化系統,填補全省電子化交易最后空白,徹底實現全省政府采購交易從傳統方式向電子化轉變。全省政府采購項目從招標、投標、評標到合同簽訂“一網通辦”,極大縮短交易時間,提升政府采購效率。據悉,上半年全省共開展電子化采購項目5397個,金額82.13億元,同比增長107.6%。供應商“足不出戶”參與競爭,大幅節約交通成本和采購活動成本,僅制作投標文件費用一項,每年至少節約2000萬元。
監管“數智化”,全程全面及時。從源頭遏制違規行為,引入AI技術,實現對采購文件智能檢測,長春本級和新區已上線運行。注重事中預警,分級分類設置預警事項,及時向當事人或監管部門自動推送預警信息,有效提醒和約束采購人規范采購行為。加強采后分析,對采購文件編制、供應商股權結構、投標硬件設備信息等內容開展智能識別分析,及時反饋風險。
評審“不見面”,共享公正規范。省政府采購中心率先啟動遠程異地評審,與國采中心、西藏日喀則、新疆阿勒泰開展合作,顯著提升評審質量。配合省財政廳與山西、浙江、廣西、大連開展4省1市跨省聯動,建立遠程評標主副場機制,打破地域限制,推動優質評審專家資源跨區域共享。同時,雙方正在共同完善“雙盲”評審系統功能和場地設施,在長春、吉林、四平等地區加快推廣,確保評審過程的公正性和獨立性。
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強與省政府采購中心協同配合,在省委、省政府指導下,提高政府采購質效,在政府采購數字化改革中展現出新擔當、新作為,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曲鏡潯
責編: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