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第五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全國現場賽在北京閉幕。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臨床醫學院教師團隊斬獲大獎,創歷史佳績!其中,杜建時團隊榮獲新醫科正高組全國一等獎,劉林林團隊榮獲產教融合部屬高校組全國二等獎。
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2020年啟動,是高校教師教學競賽頂級賽事。本屆大賽共設32個賽區,覆蓋所有本科高校、所有學科門類,12.7萬名教師參加校賽,3.4萬名教師參加省賽,最終588門課程的2253位教師(含團隊教師)入圍全國現場賽。
杜建時團隊以《多維驅動 數智賦能:臨床技能學教學創新設計》為題進行現場匯報。在歷時半年的賽程中,團隊首創“三維度兩支撐兩貫穿”的臨床技能教學體系,揭示了臨床技能學以系統化、模塊化、情境化設計為核心,以組織協同、多元評價為支撐,以職業素養培育、數智賦能為貫穿的課程建設規律和內在發展機制,有效破解了臨床技能教學能力建構、綜合運用、實戰應對等痛點問題,充分彰顯了新醫科背景下吉大三院醫學教育改革的特色和創新。
現場教學展示環節,秉持以學生為中心、實戰能力培養、職業素養培育、數智賦能和新醫科交叉融合等核心改革理念,緊扣培養卓越醫師和未來醫師科學家為目標,強化團隊協同創新,凸顯了能力提升系統化、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模式情境化、教學評價多元化的創新。
劉林林團隊以《醫工互融、校企聯動、虛實一體、學訓相通‘健康中國’戰略驅動下腫瘤放射治療學課程教學創新》為題進行現場匯報。劉林林帶領團隊積極探索產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養規律和模式創新,對標國家戰略需求和腫瘤放療產業發展需要,以腫瘤治療系統整合為錨點,驅動“卓越醫師、科研英才、產業精英”三重能力目標嵌套融合,構建了“醫工互融、校企聯動、虛實一體、學訓相通”的產教融合創新教學模式。
現場教學展示環節,以“醫工互融、校企聯動、虛實一體、學訓相通”為導向,重點解決放射醫學人才培養供給側與腫瘤放療行業產業需求側的“兩張皮”痛點,實現醫師教育供給與醫療產業需求動態重組。
近年來,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臨床醫學院率先在國內成立“教師培訓學院”和“十大教師共同體”,實施強師筑基工程,為教師綜合素質、教學教師水平和能力提升打下堅實基礎。啟動參賽教師遴選工作以來,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臨床醫學院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將教學創新大賽作為推進學院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教育教學部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全程對參賽教師開展了分階段、分賽道、分專題的多輪高效系列輔導。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臨床醫學院將以此次大賽獲獎為新起點,繼續加強教師團隊建設,進一步加大對教師教學創新的支持力度,引導教師進一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為高質量人才培養筑牢根基,推動學校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吉報傳媒
初審:胡健華
復審:梁拓元
終審: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