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周年。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我省開展“賦能生態+美麗吉林行”主題采訪活動、發布《2024年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并舉辦生態環保宣傳周活動,解讀全省在“兩山”轉化、綠色經濟、冰雪經濟、黑土地保護等領域的創新實踐,全面展現吉林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案例,推動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推動美麗吉林建設邁上新臺階。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推進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給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這條路要扎實走下去”“保護好黑土地、長白山,把這筆無價的財富保護好,留給子孫后代”“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等重要要求。近年來,全省上下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根本遵循,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全面深化美麗吉林建設,聚焦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堅決扛起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和守護吉林生態地標的政治責任。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安全形勢平穩,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生態是吉林的優勢,綠色是吉林的底色。我們坐擁“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有中國最好的森林、最好的粉雪、最好的黑土地,這些生態資源不僅是吉林人民的驕傲,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持之以恒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嚴守生態紅線,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把吉林良好生態資源變成吸引力、競爭力和生產力。要堅持以生態保護為核心,強化與文旅、農業、工業、林草、體育等多領域深度融合,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使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生態資源轉化為社會發展動能,形成保護與發展相互賦能的良性循環。要持續深挖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生態+”產業,推動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梅花鹿等優勢產業崛起,打造更多“吉字號”品牌。要堅持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構建“一山兩湖三江四季”IP矩陣,加快推進“森林四庫”建設,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不斷激活綠色經濟,加快推動生態“含綠量”轉化為發展“含金量”。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站在全面振興新起點,我們要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筑牢生態屏障中彰顯擔當,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中闖出新路,讓綠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最大底氣、最亮底色,書寫“兩山”理念吉林實踐更加精彩的篇章。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評論員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