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2025鎮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發布的《2025中國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中,農安縣合隆鎮憑借強勁實力入圍全國500強。
在除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外的全國兩萬多個建制鎮的激烈角逐中,這座位于長春半小時經濟圈核心帶的小鎮,究竟靠什么脫穎而出?答案蘊含于其“產業立鎮、產城融合、文旅賦能”的發展架構中。
產業立鎮:
“三主三輔”撐起經濟脊梁
合隆鎮的底氣,首先來自省級經濟開發區的產業集聚效應。總規劃面積53.7平方公里的園區內,“三主三輔”產業體系已具規模:現代智能裝備制造、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與醫藥健康、食品工業、建材家居產業協同發展。旺旺食品、華能熱電、路通軌道等900余家企業扎根于此,其中不乏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
2024年,開發區獲批省級統籌綠能產業園區試點(長春地區唯一),為新入駐企業提供“綠電+國網”綜合電價不高于0.56元/度的優惠政策,吸引了計劃總投資55億元的長春遠景零碳產業園、50億元的國盛增量配電網等6個重點項目落地。目前,鼎豐真食品、富億升食品等超13億元在談項目也即將簽約,產業動能持續釋放。
交通賦能:
無縫對接長春的“區位紅利”
合隆鎮的區位優勢堪稱“先天基因”。長春市凱旋路、青年路延伸至鎮區,琿烏高速、長太高速、G302等交通干線穿境而過,6條公交線路與市區無縫銜接。更值得關注的是,長春市地鐵1號線延伸至鎮區已納入第四期建設規劃,屆時將真正實現與長春主城區的“同城化”。
這種交通便利性直接轉化為商貿活力。鎮區不僅擁有吉林首個鄉鎮星級酒店,個體商貿戶更達兩萬余個。萬隆購物廣場、幸福購物廣場等商業體不斷升級,品牌折扣店、兒童游樂等業態一應俱全,讓小鎮居民享受到與城市無異的消費體驗。
文旅破圈:
從“鄉村游”到“全域度假”
在文旅賽道上,合隆鎮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之路。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陳家店村以“露營+研學”為核心,打造出鄉村振興新樣板:百米紅墻燒烤林、千米綠蔭露營地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周末日均人流量超500人次;現代農業展示館、果蔬采摘基地與100余項研學課程相結合,年接待研學體驗8萬人次。
太平池旅游度假區則深挖“遼金文化”,以“八大景觀”串聯荷塘午照、影視基地、水上綜合體等特色項目,年均接待游客30萬人次。
產城融合:
民生配套托舉“品質生活”
合隆鎮的發展邏輯,始終圍繞“人”的需求展開。教育領域,1所省級院校、2座市級職業園區、7所中專職業學校形成人才培育矩陣;醫療資源持續升級,總投資11億元的縣醫院二部將于2026年竣工,新增600張床位;1500個養老床位的康養項目,也將于今年8月投用。
生態環境同樣亮眼。臥龍湖公園、青年渠公園等城市綠肺與產業園區有機融合,總投資8.7億元的“萬畝棚膜”項目不僅成為長春地區最大的“菜籃子”工程,更帶動1.5萬人就業,村均集體經濟增收約60萬元。這種“以產興城、以城聚人、以人促產”的良性循環,正是合隆獲評全國500強的深層密碼。
從產業強鎮到產城融合,合隆鎮的實踐證明,在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下,小鎮經濟同樣能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傳奇。當越來越多的資源向縣域下沉,這座位于長春北部的小鎮,正以其獨特的發展路徑,為全國鎮域經濟發展提供可復制的“合隆樣本”。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閆虹瑾 實習生 王思焱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