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墻前,80歲的張卓亞靜靜佇立。
吃野菜、住密營,爬冰臥雪、浴血奮戰……在吉林省近現代史展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地展區,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厚重文字,都在無聲地牽引著參觀者的思緒,將人們再次帶回那個烽火連天的抗戰年代。
張卓亞的指尖輕顫,目光緩緩掃過展品,眼前的畫面仿佛重現她父親的戰斗歷程。
“我的父親曾在這里戰斗,他就是人們口中的‘白馬將軍’李兆麟。”張卓亞的臉上滿是驕傲。
“父親自幼就有報國志,曾在書箱上刻下‘運思出奇、橫掃千軍’8個字,心里裝的全是國家和民族。”張卓亞輕聲講述著那段往事,“九一八事變后,父親遵照黨的指示從北平返回遼陽老家開展抗日斗爭,奔走于各山林隊、民團之間,騎著白馬穿梭在東北的林海雪原中,拉起抗日武裝,‘白馬將軍’的名號也從此在百姓和戰士間傳開。他率領部隊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與日軍周旋,一次次打破敵人的‘圍剿’,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李兆麟當年投身的抗日武裝,正是在黨的領導下凝聚起的一支重要抗日力量。1936年2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發表《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此后,東北各地抗日武裝陸續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共11個軍、3萬余人,成為抗擊日軍的重要力量。
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壯闊畫卷中,東北抗聯的斗爭歷程是極具分量的一筆。這支隊伍憑著頑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在林海雪原中用熱血與生命守護著祖國的山河。2009年,中央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東北抗聯的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李兆麟和八女投江入選,他們的英雄事跡永遠銘刻在人民心中,成為激勵后人的精神豐碑。
“這個展覽辦得太好了,非常系統。”參觀過程中,張卓亞手中的相機從未停歇,每一個展品、每一段文字都被精心記錄。在她看來,展覽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是對后人的教育。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邱國強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