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吉林臨江邊境管理大隊民警走進臨江市外國語學校,以案例講解、互動演示等方式,普及安全知識,為同學們帶來生動的“開學第一課”。 趙文瑞 本報記者 錢文波 攝
9月1日,我省中小學迎來秋季新學期。各地各學校通過豐富多彩的迎新活動及富有意義的“開學第一課”,讓學子們在儀式感與獲得感中感受新學期里的憧憬和希望。
早晨8:00,歡快的“迎新曲”在長春市二道區長江學校的校園內回蕩,一系列富有寓意的歡迎儀式迎接孩子們入學。
學校一年級新生在班主任老師的引領下,依次穿過裝飾著彩色書本剪紙與彩虹絲帶的“智慧之門”,踏上擺滿大蔥、柿子、蘋果的“祝福通道”,這些來自學校“樂耕農場”,由學生們自己耕種收獲的果實,表達了對孩子們“聰聰明明”“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的祝福。
在莊重的“擊鼓鳴志”環節,每個孩子用力敲響大紅鼓,鏗鏘的鼓聲傳遞著孩子們志存高遠的決心。“朱砂啟智”儀式上,學校領導用毛筆蘸取朱砂,輕輕點在每位新生的額頭正中,祝愿孩子們好讀書、讀好書。
家長王女士表示:“入學儀式既莊重又溫馨,特別是看到孩子們自己種植的農作物被用于這么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感受到學校在育人方面的用心。”
“我特別期待小學的生活,這里的校園和我想象中的一樣漂亮。”長春市朝陽區艷春小學,新學期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中拉開序幕。艷春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與一年級新生進行的“結對護航”環節,成為一道最溫暖的風景線。
開學第一天,長春五十二中赫行實驗學校組織初一新生走進長春市二道區的英俊五育教育實踐中心,通過一堂“行走的思政課”,涵養學生品格,用“英雄精神”鑄魂育人。學校七年二班學生安瑤表示,通過參觀學習,她了解到新中國第一輛汽車、第一輛地鐵客車、第一輛有軌電車、第一臺激光器等諸多“第一”都誕生在吉林省,她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
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吉林省第二實驗朝陽學校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厚植學生家國情懷。
“當銀幕上出現南京城舊影,我忽然明白,那些黑白照片里藏著的不僅是歷史,更是先輩們守護家國的信念。”活動中,吉林省第二實驗朝陽學校學生會主席賈醫暢分享了假期觀看《南京照相館》的感受,愛國情懷在同學們心中悄然升溫;學校政治老師從“大國軍事的威武雄姿”“大國力量的磅礴氣勢”以及“大國工匠的精湛技藝”三個方面的敘事,培育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語文教師則結合古詩詞《滿江紅》,引導同學們在品味詩詞韻律之美的同時,將歷史人物的擔當精神與自身的理想追求相連,從中汲取激勵成長的精神養分。
新學期伊始,許多學校將科技元素融入迎新活動。遼源市龍山區謙寧街小學把科技主題AI吉祥物“謙小智”和“寧小躍”搬進校園,營造溫馨而熱烈的入學氛圍。同時,學校設置了科技互動區,推出科學秀表演,由“堅果”科學社團帶來的“液氮玫瑰”“消失的顏色”“乒乓球機關槍”等趣味實驗,引得孩子們陣陣驚嘆,熱愛科學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悄悄萌芽。
秋日啟新程,金風拂校園。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我省中小學生乘風起航,向著“增長學識、錘煉品格、提升本領”的新目標奮力前行。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劉曉娟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