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東郊記憶,一座曾經的氫氧加壓站,白天變身為舒適的咖啡館;入夜,則切換為動感十足的酒吧。
在南充六合絲綢博覽園,一邊是自動化繅絲工藝車間運來新機器,一邊是文旅融合新場景的業態打造。
在瀘州納溪絲綢廠舊廠址,工業風十足的“集裝箱”街區被打造成散發酒城風韻的“微醺能量站”。
9月2日至4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采訪組陸續來到成都、南充、瀘州,感受一座座昔日舊工廠澎湃的新活力。
這些曾經聞名一時的老廠由于時代原因經營碰壁,甚至有的已停產。如今又在工文旅融合發展模式下勇于探索、屢屢破壁,引領當地消費熱潮。
老廠煥新,主打“回憶殺”
老歌《眾人劃槳開大船》響起,市民游客踩著節拍跳著舞,熱鬧的納溪絲廠·微醺能量站瞬間“燃”了起來。9月4日晚,采訪組來到了位于瀘州市納溪區納溪絲廠街區,記者們瞬間被一波“回憶殺”吸引——
夜幕下,經過重新打造的絲廠舊址,霓虹燈流光溢彩,老歌一首接著一首,瞬間將人拉回八九十年代。當晚,首次舉辦的“村K大舞臺,挑戰你就來”活動,更是將現場氛圍掀向高潮。
“村K大舞臺,挑戰你就來”活動火熱現場。趙明 攝
政策支持下,瀘州市納溪區去年對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的老絲廠進行重新規劃與活化利用。工業遺產煥新工程與酒城文化融合是其重點打造的核心,4400余平方米的微醺能量站便是其最新成果,并于今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據統計,開街以來,納溪絲廠街區最高游客接待量每天可達3000多人次。
瀘州市納溪區納溪絲廠街區,正在上演的“村K大舞臺,挑戰你就來”活動。趙明 攝
“新穎、活力、熱鬧。”在納溪絲廠·微醺能量站,時事報告雜志社第三編輯室編輯鄭國艷一邊走一邊拍照。“90后”的她說,這樣富有年代感的場景只在童年經歷過,沒想到今天在四川瀘州又看到了。“這里不僅有充滿回憶的老物件,還吸引了男女老少參與其中,既熱鬧又溫馨,讓我回味了童年時光,也理解了父母們為何喜歡跳廣場舞。”
潮店匯集,玩轉“時尚風”
老舊工廠煥新后的吸引力,不分白天黑夜。
9月2日,在成都東郊記憶東山Re?est商業街區的潮玩空間——OLDSPEAK FACTORY,一早就有前來品咖啡,慕名拍照打卡的“新潮達人”。
這個曾經的氫氧加壓站,保留著原始的紅磚外墻,裸露的斑駁混凝土構件,綴滿銹跡的鋼架結構,店鋪內充滿粗獷中見細膩的工業復古風。店內工作人員介紹,游客來此不僅能品酒啜飲咖啡,還可以觀賞藝術作品,享受休閑時光,“我們還會定期舉辦各類藝術展覽、音樂演出和文化活動,持續吸引客流。”
成都東郊記憶充滿潮流元素的街區。郝飛 攝
深耕潮玩時尚領域,主抓青年游客眼球,這不僅是上述潮玩空間的發展路徑,更是整個東郊記憶的發力方向:通過推進空間煥新與業態升級,將工業遺存與現代潮流基因有機融合,構筑文化潮玩新地標,形成聯動商業街區。
在東山Re?est街區,這片僅半個足球場大小的空間,已匯集20余家先鋒潮流品牌——涵蓋國潮新零售、復合型餐飲、共創工作坊等多元業態,每天吸引上萬名游客消費打卡。
在科技日報國際部副主任房琳琳看來,成都對首發經濟的政策支持與濃厚創新氛圍,為品牌成長營造了培育空間,而東郊記憶的工業遺產恰好為眾多企業提供了獨特的承載空間,“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融合,為商業街區的蓬勃發展提供了重要土壤。”
業態融合,激活“文化韻”
位于川東北的南充六合絲綢博覽園,施工隊最近正陸續進入。今年10月起,南充不僅將提檔升級六合絲綢博覽園的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住宿等配套設施,以絲綢文化為核心,著力于工文商旅場景融合發展,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
充滿懷舊氣息的六合絲綢博覽園。郝飛 攝
去年,作為百年工業文化遺產的六合絲綢博覽園接待游客量突破120.3萬人次,園區運營方——四川南充六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旅游綜合收入達7000萬元。盡管游客數量節節攀升,但在公司副總經理林森看來,游客到訪轉化為實際消費的比率仍然偏低,這一現狀并不令人滿意。“游客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仍難以得到充分滿足。”
林森介紹,新一輪六合絲綢博覽園提升是全維度的升級。以住宿為例,將在園區周邊打造高中低不同檔次的酒店集群,同步建設一批特色主題民宿。在他看來,最富亮點的舉措在于深度激活絲綢文化IP價值。“以傳統蜀繡為核心,公司不僅將打造集絲綢印染、刺繡工藝于一體的互動體驗工坊,還將構建多元化消費場景,通過融入百年六合歷史文脈,打造沉浸式動態場景演繹。”
百年六合絲綢博覽園里還在使用的工業生產車間。郝飛 攝
不少參與調研采訪的記者表示,文旅消費本質上是一種精神消費,景區的持續走紅不僅離不開創新理念,更離不開文化底蘊的有力支撐。
東山Re?est體驗區數十米,蜀宴賦——這處沉浸式漢文化主題餐秀的排練場內,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演練。該主題餐秀以漢、唐、宋三朝成都為敘事背景,將舊工廠車間巧妙改造,打造出融合樂舞演繹、光影藝術與餐飲體驗的文化消費空間,盡顯蜀地風華古韻。開業僅兩年,蜀宴賦已接待逾29萬人次游客,其中境外游客占比超過30%。
“未來,我們還將深度挖掘更多蜀地文化元素,打造沉浸式節目,為游客提供更加的多元文化體驗。”蜀宴賦品牌相關負責人介紹。
來源:川觀新聞
初審:胡健華
復審:梁拓元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