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2021年7月1日 T12版
“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俗。”創新,是社會前進的核心力量。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百年來,吉林作為新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曾在共和國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誕生了新中國第一輛汽車、第一列鐵路客車、第一臺光學精密儀器……
進入新時代,吉林大地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擁有了更多嶄新的名片——“光學城”“衛星城”“動車城”“汽車城”“醫藥城”……一張張帶有吉林特色的科技名片在中華大地熠熠生輝。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吉林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為理念,激活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帶領吉林兒女勠力同心,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砥礪前行。今天的吉林,創新是時代的最強音,吉林人民正以全新的面貌,向著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大步前進。回望過去,吉林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成就的縮影;展望未來,一幅幅奮力開創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的恢宏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光電子
當我們看到月球、火星的圖片,在為祖國科技飛速發展而群情振奮時,不禁會問:這是怎么做到的?這是因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在太空安上了“中國眼”。“神舟五號”、“神舟六號”、“天問”飛船上的高分相機搭載設備,都是由長春光機所研制的,他們給衛星印上了吉林符號。
近來年,他們突破了多項“卡脖子”核心技術,大口徑光學技術實現突破,率先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90nm光刻投影物鏡,承擔“天問一號”火星高分相機研制任務,國產CMOS第一次在軌技術驗證……
從“0到1”、從“無到有”,作為新中國光學事業的搖籃,長春光機所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吉林一號
2015年,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吉林一號”升空。依托“星載一體化”關鍵技術,經歷十幾次發射,“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數量增至25顆,已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星座可對全球任意地點實現每天8次至10次重訪,具備全球一張圖一年更新2次、全國一張圖一年更新7次的能力。其中,“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一箭九星”的成功發射,創造了我國航天海上發射的新紀錄。
2018年,建筑面積9.73萬平米、總投資8.2億元的航天信息產業園一期吉星樓已投產使用,它集衛星研發、生產、檢測、試驗以及遙感信息開發、航天科普教育于一體,具備年產50顆衛星能力。
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入選2020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
軌道客車
1969年10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地鐵線——北京地鐵正式通車運營,首列地鐵列車即產自中車長客。
近年來,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運裝備關鍵技術”項目等92項,搭建了動車組、城鐵客車、鐵路客車三大系列產品平臺,在平臺基礎上研制開發了一系列新產品,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2019年,時速350公里京張奧運高鐵列車開始批量化生產運營。2020年,時速400公里跨國聯運高速動車組先后下線。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由亞洲規模最大做到了國際行業領跑,主要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復興號”動車組、京張智能高鐵、新一代智能地鐵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紅旗車
國慶閱兵、APEC會議、G20杭州峰會……在眾多舉世矚目的重大國事中,都少不了紅旗轎車的身影。
作為誕生于1958年的新中國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進入新時代,紅旗品牌汽車創下三年增長超40倍的奇跡,去年產銷量均突破20萬輛。今年,投資350億元配套投資200億元的一汽新能源汽車、一汽與美國絲爾科公司和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合作投資100億元的紅旗高端跑車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長春。
紅旗品牌正在引領吉林汽車產業煥發新的活力,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變,為吉林發展帶來了巨大變化。
重組人胰島素
這是通化東寶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科研團隊的一份成績單——2002年,《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的研究開發》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7年10月獲得了在波蘭進行胰島素注射液三期臨床試驗批準文件;同年11月獲得了在德國進行胰島素注射液三期臨床試驗批準文件;2019年12月,三代長效“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獲批上市,2020年2月,首批“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已投放市場銷售,達產后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新增40億元產值。
通化東寶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科研團隊正在攻克一道道世界難題,填補一項項空白領域。他們有個永恒的目標——堅持自主創新,創造世界品牌。
吉育大豆
吉林省是大豆之鄉,我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后,吉林省大豆終于“破繭成蝶”,實現多項技術突破。
2020年,我省農科院選育的“吉育86”在新疆實收計產達6803.1公斤/公頃,刷新全國高產紀錄;“吉育403”突破東北大豆高產紀錄。綠色小粒大豆品種“吉育102”被各地客商地頭高價搶購;特色品種“吉育101”,蛋白質含量高達47.94%,創造東北最高;“吉育105”“吉育108”“吉育109”等小粒黃豆品種,一直深受韓國、日本等國家加工企業喜愛,已累計為國家創匯5000多萬美元,為農民增收10億元。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