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5國過境免簽政策全面實施,免簽政策擴圍、國際航線恢復為入境游注入新動力。如何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成為目的地競逐的關鍵。攜程CEO孫潔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入境游仍有巨大增量空間,占比可達GDP的1%-2%,入境游的提升將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激活中小企業活力。攜程正協同各地文旅部門,通過數字化創新和服務前置,打造更友好、便捷的入境游生態。從首都機場的“第一站”體驗到全球精準營銷,攜程的舉措正為目的地帶來顯著成效,目的地視角下,優化體驗不僅是旅游經濟的引擎,更是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窗口。
協同目的地打造“來華第一站”
今年8月,攜程與首都機場聯合啟用全國首個入境游咨詢中心,配備多語言服務專員,提供行程規劃、交通接駁、支付指南等一站式服務。境外旅客掃碼即可生成個性化行程建議,并能一鍵預訂"機票+酒店+門票"產品。咨詢中心還提供專屬入境禮券包和免費半日游報名,有效緩解游客的初到迷茫感。數據顯示,攜程"免費北京半日游"活動已吸引近5000名來自8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中轉旅客參與。
俄羅斯游客Cassie的中國游體驗也因目的地舉措的落實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充裕的免簽時間讓她得以從容穿梭于廣東眾多商業地標,旅游動線得以深度延展。而“即買即退”政策則讓她在購買心儀的電子產品后,僅需5分鐘即在商場內領取了退稅現金。江蘇為擴大入境旅游支付便捷性,在文旅重點場所布設了3000余臺外卡POS機,覆蓋9大國際機場和256個文旅重點場所,并通過補貼手續費等方式,提高重點商戶使用外卡POS機的積極性。
針對入境游的另一痛點語言關,攜程海外平臺推出多語種融合服務,破除語言障礙。攜程已聯合國內超一萬家景區開通在線購票,并在八達嶺長城、秦始皇陵兵馬俑等115家景區部署近900臺國際版售票機,支持多語言界面及多種國際支付方式。
用戶調研揭示痛點:網絡、支付、語言成待破瓶頸
盡管措施成效顯著,攜程發布的入境游調研報告指出,目的地視角下仍有多重痛點阻礙體驗升級。景區Wi-Fi常無法訪問國際網站,導致導航和信息查詢受阻。外籍用戶綁定支付寶、微信支付需要驗證,部分場所僅支持境內支付方式,國際信用卡手續費高昂。語言服務短板亦普遍存在,多數目的地缺乏多語種標識和導覽。
這些痛點需協同破解。短期可推廣“旅游eSIM”提供有限國際網絡訪問,方便游客使用地圖和翻譯功能;支付端應擴大外卡POS機覆蓋,簡化綁定流程;語言服務端則需建立多語種標準,并加強工作人員培訓。長期看,精準營銷是關鍵。針對日本年輕游客通過Instagram引流,針對韓國市場強化Naver內容覆蓋。正如業內專家所言:“中國不缺世界級的旅游資源,缺的是更貼心、更國際化的服務細節。讓外國游客‘進得來、玩得順、留得下’,是我們從旅游大國邁向旅游強國的關鍵一步。”
中國入境游已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攜程與目的地的協同模式從咨詢中心到離境退稅,證明體驗優化即競爭力。未來,目的地需以用戶痛點為抓手,借力攜程等平臺的資源整合與數字化能力,在網絡訪問、多語種服務、簽證宣傳等領域突破。唯有真正打通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才能讓入境游從過境打卡變為深度體驗,助力中國從旅游大國邁向旅游強國。
來源:吉報傳媒
初審:梁拓元
復審:胡健華
終審:苑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