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吉林市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牢固樹立大抓基層、抓實基層的鮮明導向,做實做優“家門口”黨建,著力向基層末端伸展黨建觸角,向下扎根實現服務“零距離”,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貫通“動力主軸”,組織體系延伸在家門口。健全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小區功能性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鏈條,構建起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一體化統籌機制,實現黨組織網格與社區網格深度融合。成立小區黨支部1827個,建立樓棟黨小組5820個,設置“黨員中心戶”8293戶,廣泛開展“小區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等實踐活動3000余次,讓居民體會到黨始終在人民群眾身邊。
集結各方力量,工作隊伍扎根在家門口。以黨建為引領,堅持就地挖掘、就近發動,匯聚群眾家門口的多方力量,推動社區工作者、報到黨員、“雙三長”、社區黨員形成合力。培育“全科社工”4239名,組建118個社區書記“導師幫帶”對子,開展全市社區書記、網格員業務大比武活動400余場,多維度促進能力提升;制定日常、兼職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工作職責清單,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收集處理群眾需求1.4萬條;劃分亮明黨員責任區2392個,設立黨員示范崗1278個,實行黨員聯戶制度,5445 名社區黨員就近聯系獨居老人、重病患者、殘疾人、孕婦等重點居民1萬余戶 。
打造紅色矩陣,服務陣地建強在家門口。圍繞“硬件達標、軟件完善、作用有效、群眾滿意”的要求,完善縣區、街道、社區、網格四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打造立體聯動紅色服務矩陣。通過核酸檢測采樣亭改造、物業企業聯建、閑置辦公用房改建等方式,新改擴建網格黨群服務站112個,截至目前,縣區、街道、社區、網格四級黨群服務中心(站)852 個,實現了“15分鐘紅色便民服務圈”全覆蓋。
聚焦群眾需求,優質服務提供在家門口。堅持民需導向,針對“給的服務群眾不需要,群眾需要的服務給不了”問題,通過“精準摸排、精細實施、精確評估”三步走遞進式舉措,把黨的溫暖送到“家門口”。各社區結合實際,共確定各類服務項目4405個,各相關部門、街道社區相繼開展了尋愛幫扶、便民集市、健康義診、就業大集、法律援助、公益課堂、應急培訓等服務和各類文體活動2.6萬場,惠及群眾近百萬人次。
開展專項行動,治理成效體現在家門口。聚焦基層治理中的突出問題,堅持高位推動、集中攻堅,開展數字化治理能力、物業服務質量、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小區綜合執法效能、新就業群體助力基層治理效能五大提升行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共享治理成果。推行“社區輸入+線上推送+部門響應”工作模式,采取社區報單、平臺流轉、部門解決、群眾評價的閉環機制,目前已辦結事項7.2萬件,辦結率99%;打造“紅心物業”示范項目118個,244個居民小區實行“紅心物業”治理模式,對228家物業企業信用等級進行評定。
“我們要讓民情在家門口感知、民需在家門口回應、民力在家門口聚合,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吉林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表示。
原標題:吉林市——做實做優“家門口”黨建 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