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大街,這條承載著長春歷史記憶的文化名街,自改造煥新以來,悄然成為觀察城市文明新風的一扇窗口。漫步其間,“旅途漫漫 文明相伴”等溫馨提示牌隨處可見,志愿者引導的身影穿梭于潔凈的街巷,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里,游客正免費為手機充電,臉上洋溢著驚喜……歷史文脈與現代文明在此和諧交融,友善互助的氛圍如春風拂面。新民大街的煥然一新,正是長春市持之以恒深化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之花在城市每個角落綻放的生動縮影。2025年5月,長春市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正是其將文明內化于城市治理、外化于市民日常行為的深厚積淀與豐碩成果。
蝶變的新民大街,以其更新后的空間與活力,成為精心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圈”的理想載體,文明實踐活動在此蓬勃開展。長春市朝陽區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張楠介紹,以1445米主街為核心,聯動南湖公園、文化廣場及長春德苑,這里正激活城市“精神內核”。環境維護精細入微:60余處提示語潤物無聲,志愿者常態化清潔、宣傳垃圾分類、護綠,顯著提升街區品質。人文氣息濃厚:創新“實踐中心牽頭+實踐點策劃+書店承接”模式,聯合新華書店打造“文明實踐+閱讀空間”,國學講座、讀書沙龍等活動蓬勃開展,提升文明格調。服務保障細致:博物館文明實踐點提供咨詢、寄存、充電、應急藥品等“一站式”服務;80余名保障人員提供全天候“無感式”服務。
“休息時能免費充電,太暖心了!”游客王星辰感慨。遼寧游客劉婷婷一家難忘長春人的熱情:“打車遇困,熱心市民主動幫忙,特別溫暖!”新民大街的實踐,生動詮釋了文明如何賦能歷史街區,使之成為匯聚人心、傳遞友善的“文明會客廳”。
文明,在城市“流動的血脈”中井然有序地律動。解放大路與新民大街交會處的公交站,毗鄰醫院地鐵,客流密集卻秩序井然。這背后,是長春公交集團自2007年起堅持的“文明排隊導乘”特色服務。南通汽車公司三車隊黨支部書記王雪堯道出秘訣:早晚高峰管理人員定點值守引導;“管理人員上車行動”隨車勸導;“三點一線”舉措(全線倡導、重點站點引導、重點時間增援、重點乘客幫扶)確保服務精準覆蓋。
乘客劉東對此深有感觸:“站臺不擠了,上車快了,整齊的隊伍為城市添彩。大家禮讓,少了爭執,多了溫暖,心里敞亮?!睆耐獠恳龑У絻然杂X,“文明”“有序”已成為街頭常態,這條流動的精神文明風景線,無聲傳遞著尊重與友善的城市正能量。
城市的文明新風,同樣在服務民生的窗口強勁吹拂。長春市政務服務中心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前沿,這里以“文明窗口”建設為抓手,提升辦事體驗。《窗口工作人員行為規范》等準則讓文明用語形成自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處處長田喜毓介紹,中心設便民設施,咨詢臺和休息區設備齊全,營造溫馨環境。持續培訓提升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與能力,使政務大廳成為“暖心窗口”,架起連心橋,為營商環境注入動力。吉林省浦銘再生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的楊悅每天都要來此辦理數十輛機動車的報廢業務,“工作人員常加班加點,犧牲午休時間幫忙辦理,服務暖心、辦事順暢、心里踏實?!边@是政務服務傳遞文明溫度的注腳,讓“小窗口”成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名片。
從新民大街的實踐探索到政務窗口的貼心服務,再到公交站臺的自發排隊和斑馬線前的禮讓,長春正以文明為底色,匯聚全民力量,讓文明之花常開不謝,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描繪宜居宜業宜游的藍圖,書寫更多彩的文明篇章。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韓玉紅
責編: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