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鄭玉鑫 實習生周妍)一株近2米高的玉米被栽種在盆里,它的身邊有一個“手機支架”連接到盆中的一臺機器,這株玉米仿佛是用手機直播的“網紅主播”。在本屆農博會,吉林省作物生物育種聯盟的種業科技展區,這一幕吸引了來往人群的關注。
“這是拍攝玉米結穗的直播設備嗎?”“這是玉米噴灑藥液的農用機器?”……來往觀眾的猜測五花八門。省農科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劉相國為觀眾們揭開了謎底:這是一臺玉米表型智能化采集設備。只需將手機放置在儀器上,即可收集株高、葉片數、葉長、葉寬等數據,有效解決了以往人工測量效率低、精準性差的問題。
長春農博會上,省農科院充分依托“吉林省作物生物育種聯盟”與“東北四省區農科院成果轉化聯盟”的平臺優勢,積極組織聯盟各成員單位參展本屆農博會,集中呈現了生物育種先進技術及5家省級農科院精選的近百項優質品種和技術成果,有力推動了東北地區的農業主推品種和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示范。
“作為吉林省作物生物育種聯盟理事長單位,省農科院聯合69家科研機構及國內頭部生物科技企業,緊密圍繞區域農業發展需求,聚焦生物育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協同推進產業化應用。”劉相國說,以聯盟聯合研發的抗蟲抗除草劑玉米品種為例,在我省累計推廣面積已經超過千萬畝。
除此之外,省農科院聯合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及黑龍江農墾科學院,共同承辦了“東北四省區農科院成果轉化聯盟種業科技展”,并成功舉辦了20余場農業關鍵技術路演推介活動。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