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堅強領導下,1956年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在吉林大地拔地而起,開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新紀元。60多年來,吉林省全力支持一汽及全省汽車產業發展,政企攜手譜寫了“產業報國、工業強國”“強大民族汽車工業”的壯麗篇章。今天的《聚焦紅色資源 賡續紅色血脈》專欄,我們就來探尋一汽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發展之路。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高度重視新中國第一個汽車制造廠的籌建工作。1953年6月,毛澤東同志簽發《中共中央關于力爭三年建設長春汽車廠的指示》,并親筆題寫“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1953年7月15日,一汽在舉國期盼中隆重奠基,開啟了可歌可泣的腳踏荒原、艱苦創業歷程。
建設者們白天施工、晚上學習,創新實施“火車頭取暖”“大流水描圖作業”等方法,保證了施工進度,僅用3年就完成了建廠任務,成為中國工業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
一汽建成不久,黨中央以非凡的遠見卓識,推動國產轎車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人自己生產轎車之路。于1958年5月12日研制成功了新中國第一輛轎車——東風轎車;8月1日,研制成功了新中國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牌轎車。從此,紅旗牌轎車頻頻亮相于重大國事活動,贏得了“國車”“中國第一車”的榮譽,成為舉世聞名的中國自主汽車品牌。
一汽建成投產后,不僅為新中國建設輸送了大量汽車,而且還為新中國汽車工業輸送了寶貴經驗和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汽向國家有關部門和第二汽車制造廠等單位輸送了上萬名領導干部和技術、生產骨干人才,當之無愧地成為新中國汽車工業“搖籃”。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為我國汽車工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吉林省、長春市的大力支持下,一汽加速轉型,自主發展、開放合作,先后建設了一汽轎車、一汽-大眾、一汽豐田等現代化轎車工業基地,形成了商用車、乘用車并舉的產品格局和國內國際的戰略布局,產銷規模在行業率先突破百萬輛。
“十三五”以來,吉林省堅持舉全省之力支持一汽改革創新。2020年,一汽克服疫情和汽車市場下滑等不利因素,實現整車銷售370.6萬輛,同比增長7.1%;營業收入6974.2億元,同比增長12.9%,成為全國汽車行業唯一一家達成銷量、收入、利潤均增長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面向“十四五”,吉林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極大地推動了汽車產業快速發展。2021年4月24日正式發布的《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2025年,吉林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到70%,汽車產業規模突破萬億級。